擺脫乾癬糾纏,病灶清零不是夢!生物製劑開啟乾癬治療新希望!

吳佩琪2024-10-18

今年二十多歲陳先生為乾癬重度患者,全身佈滿明顯可見大面積病灶,甚至蔓延至臉部、額頭及頭皮等部位。就醫多年不見好轉,使他一度考慮放棄治療,後來在家人鼓勵之下,轉至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就診。經醫療團隊耐心治療,並於半年後轉用長效型生物製劑,大約二個月左右,皮膚病灶大幅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僅需二至三個月回診一次即可,生活品質因此顯著提升!

20萬國人因乾癬所苦

根據台灣乾癬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約20萬人患有乾癬,且每年大約新增3,000名患者,可見有不少國人受乾癬所擾。乾癬常見症狀為皮膚上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伴隨脫屑與搔癢等情況,另有一半患者會合併指甲病變。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本身也是乾癬病友,她提到自己約於30年前發病,一開始主要出現在頭皮,後來蔓延到臉部,因為頭皮屑很多,讓同事看了很害怕;下了班又要趕著去照光治療,明明是打拚階段的年紀,卻常常得換工作,種種狀況讓她身心苦不堪言。

乾癬和黴菌感染無關,誘發因素包括遺傳、情緒、藥物、外傷

「乾癬其實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騰立醫師指出,很多患者一聽到乾「癬」這個名稱,會誤以為是黴菌感染所造成的;實際上,乾癬並非由黴菌造成,也不具有傳染性。他表示,乾癬是因為患者體內免疫系統失衡,導致發炎細胞在皮膚上作怪,進而出現病灶。

乾癬病因究竟為何,醫學上目前尚未有定論,不過從臨床經驗來分析,誘發乾癬發作的原因包括遺傳、細菌感染、外傷、藥物、情緒緊張或過度身心疲累等。林騰立醫師進一步說明,乾癬發病部分原因與基因有關,若家中有人患有乾癬,得到乾癬的機率會比一般人更高。門診中常遇到有些患者因上呼吸道遭受細菌感染,例如咽喉感染鏈球菌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因而誘發乾癬;臨床上也常見病患身體勞累或工作壓力較大,導致原本控制良好的乾癬復發。此外,某些降血壓或抗瘧疾藥物也可能誘發乾癬。比較特殊的是,患者皮膚曾受傷的地方,或骨骼關節因外傷及長時間負重而受損,也容易產生新的乾癬病灶。

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騰立醫師。

大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林騰立醫師。

二至三成患者為中、重度乾癬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乾癬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個等級。林騰立醫師表示,臨床上會依照乾癬病灶面積大小與厚薄程度,以及脫屑情況來區分病情,大約七至八成左右病患屬於輕度乾癬,中、重度乾癬患者人數合併起來約二至三成左右。一般而言,身心時常處於高壓狀態、發病年齡較早,或頭皮、指甲等部位常出現病灶的人,較易發展成中、重度乾癬。

乾癬所帶來的身心傷害會不斷累積

針對慢性疾病的患者,近年來也發展出累積生命損傷(CLCI)的觀念,而這樣的傷害在乾癬患者身上尤其顯著。林騰立醫師提到,像乾癬這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對患者所造成的身心傷害通常是全面性的,而且會隨著時間不斷累積。除了皮膚症狀之外,乾癬患者還可能出現許多共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乾癬性關節炎及憂鬱症等,都會對健康造成持續性的傷害。值得注意的是,累積生命損傷為患者所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逆的,越早接受治療,越能降低傷害的累積程度。

乾癬帶來身心傷害 九成患者日常生活受影響

王雅馨秘書長透露,許多患者以「刻骨銘心」來形容乾癬所造成的傷害,甚至有病友因外觀看起來「體無完膚」,被別人嘲笑「像鬼一樣!」。乾癬病友們除了身體的不適及外觀變化之外,還必須面臨長期精神壓力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而被迫離開職場,也有不少病友因為外觀不敢跟異性交往,連出門搭公車都怕被別人注目。根據台灣乾癬協會對病友的調查數據顯示:

1.乾癬會影響90%以上患者的日常生活,對整體生活品質的影響程度也超過97%以上。
2.乾癬會影響92%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甚至有超過50%以上的病友曾把自己孤立起來、60%的病友曾因為乾癬而推辭掉與朋友、家人或同事的聚會;65%的病友因為乾癬影響到與家人及伴侶的關係、72%的病友因乾癬影響到朋友和同事的關係。
3.乾癬病情及療程影響到職場與人生規劃,73%的病友因乾癬影響到工作、學習表現或工作、學習能力。
4.77%的患者曾覺得若沒有罹患乾癬,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壓力或負面情緒。

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

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

積極接受治療 避免身心傷害持續累積

乾癬患者若能將病情控制良好,就能避免或減緩累積生命損傷對生活所帶來的影響。林騰立醫師指出,通常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會使用局部外用藥膏來控制病灶;中、重度乾癬患者因為病灶面積範圍較大,病情也較為嚴重,當外用藥膏無法抑制症狀時,就會進一步採用照光等療法,讓皮膚發炎狀況慢慢趨於穩定。若前二種治療方式皆無法發揮良好療效,或患者時間無法配合照光治療時,醫師就會開立口服藥物,例如免疫調節藥物或A酸等來控制病情。

生物製劑精準阻斷發炎因子

針對中、重度乾癬患者,以往多會採用全身性照光治療與口服藥物,但有時治療效果仍難達到預期。近年來生物製劑問世,為乾癬治療再添生力軍,如TNF-α抑制劑、IL12/23抑制劑、IL-17拮抗劑/抗體、以及IL-23拮抗劑等等。所謂生物製劑是一種注射性的蛋白質,藉由精準阻斷特定發炎因子,進而有效縮小病灶、控制病情,並且延緩復發。

「生物製劑的作用,就如同關掉乾癬發作的開關一樣!」林騰立醫師表示,生物製劑可以精準阻斷免疫系統中的發炎因子,乾癬改善程度可達九成以上,與其他治療方式相比,也比較不會有肝腎功能異常等副作用。此外,新型生物製劑使用頻率可達二至三個月一次,不用頻繁回診,對患者的生活影響更小。

目前台灣核准的四大類九種生物製劑健保都已給付,包含最初的TNF-α、IL12抑制劑、IL17拮抗劑/抗體到IL-23拮抗劑,醫師通常會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來決定選用哪一種生物製劑。目前生物製劑給付條件為:

1.經照光治療及使用兩種免疫調節藥物,持續治療6個月仍無法有效改善病情者。
2.符合資格的初次治療病人,每6個月可以申請一次,每次療程維持2年。

盼落實不下車條款

許多病友會主動向醫師諮詢生物製劑,王雅馨秘書長指出,感謝政府政策讓乾癬患者治療後生命得到轉機,但是目前仍有不足之處,例如患者須先經歷長時間的傳統治療,才能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對病情嚴重的病患而言,是緩不濟急的作法。此外,部分病友兩年療程到期就得停藥,形同被迫下車,最終的結果是乾癬症狀復發,病情又再度變得嚴重。「希望政府能夠落實2021年不下車條款,連續兩次暫緩生物製劑用藥後有嚴重復發病史者,不用再擔心申請用藥的折磨,讓患者可以及時且持續的獲得生物製劑治療。」她語重心長的呼籲。

長期治療 避免乾癬捲土重來

乾癬屬於慢性、發炎性疾病,就如同糖尿病與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需要長時間治療,雖然無法根治,但只要控制良好,不但有機會能將病灶完全清除,還可以保持長時間不發作,進而讓生活品質維持在正常狀況。林騰立醫師提醒,造成免疫失調的原因眾多,乾癬患者一定要耐心配合醫囑治療,如果因症狀控制良好而自行減藥或停藥,很可能讓免疫系統再次陷入紊亂的狀態,進而讓乾癬症狀再度捲土重來。

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 有助擺脫乾癬

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避免接觸危險因子有助於維持乾癬病情穩定,林騰立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從下列事項做起:

1.勿信偏方或亂進補:很多患者以為自己免疫力差才會反覆發病,因此會自行進補,結果反而導致免疫系統更為紊亂,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2.避免肌膚刺激:約三至五成乾癬患者會出現皮膚搔癢狀況,建議最好穿著寬鬆棉質衣物,洗澡時也應避免水溫過高。
3.正確止癢:感覺搔癢時可以輕拍或局部冰敷癢處,或是使用凡士林等乳液以軟化皮膚角質,切勿用力抓癢,以免造成傷口後又產生新病灶。
4.注意飲食:減少食用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降低發炎反應。
5.學會抒壓:壓力會導致乾癬發作或是惡化,而乾癬發病也會導致精神上的壓力,形成惡性循環,建議保持情緒平穩及規律生活。

近年來,乾癬治療已有極重大的進展,透過生物製劑可以大幅改善病情,乾癬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能重拾健康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