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會誘發癌症?慢性發炎一定會變成癌嗎?關於癌症的4大迷思,台大癌醫中心院長一次解析

關於癌症的預防及治療,存在許多不一樣的說法,導致民眾及病患對癌症產生很多迷思。因此我們邀請到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來告訴民眾關於每個人體內都有癌基因、慢性發炎一定會變成癌症、糖會養大癌細胞、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以上四大迷思的解析:

迷思一:每個人體內都有癌基因?

曾有醫師提出「每個人體內都有癌基因」的說法,對此我認為更精準的說法應是「每個人體內某些細胞有突變基因」。一般人體內的正常細胞複製時,偶爾會發生突變,突變有很多種,可能是基因增生、變異或片段消失。大多數基因複製發生錯誤,會被修復基因修復,因此很多基因的變異無傷大雅,不會影響細胞功能。

但當基因突變錯誤太多,細胞會啟動自然凋亡。當突變細胞得到生長的助力,把自己訓練得越來越強,同時又有其它基因也累積更多的突變,功能已變異的細胞,在附近的組織環境中生長,並逃過免疫細胞的毒殺。當這樣的細胞累積得越來越多,到好幾千萬、上億顆的時候,就成了癌症。細胞癌化的過程相當複雜,其中也有很多不是很清楚的步驟,以上是目前醫學對突變基因演化成癌症的研究及了解。

不過即使體內有癌細胞,也並不像許多人所想像的,癌細胞就一定會到處侵犯及轉移。癌細胞有時候在體內的生長,只侷限在某一處,有時候則會長得很慢,像是所謂的零期癌症。當癌細胞被體內的免疫系統壓抑、或得不到營養供給時,生長速度就可能會較為緩慢。建議當民眾有出現癌症徵兆時,不需過於慌張.趕快找醫師進行後續處理。

迷思二:慢性發炎一定會變成癌症嗎?

要談慢性發炎和癌症的關係前,我們得先了解何謂「慢性發炎」 。當身體的免疫系統發現外來侵入物,例如病毒或是細菌,就會啟動免疫生理反應,試圖排除外來物。在排除的過程當中,免疫細胞不斷地增殖、分化,並釋放細胞激素,就會引起發炎反應。而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則成了所謂的慢性發炎。

許多證據顯示,慢性發炎可能誘發癌症,很多癌症的確都是出現在發炎的環境下,以肝癌為例,如果有B型肝炎、慢性肝炎,逐漸發展成肝硬化,變成癌症的機會就很大了。

胃癌也是如此,當胃黏膜長期受到損傷, 例如幽門桿菌慢性感染,會導致胃黏膜慢性發炎,為了要修復因慢性發炎而受損的胃黏膜細胞,只能透過不斷分裂細胞、產生新生黏膜來填補傷口。在這樣不斷修復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基因的變異,例如胃竟出現「腸細胞」,也就是所謂腸上皮化生,產生癌前病變,有可能演變成胃癌。

但所有的慢性發炎最後一定會演變成癌症嗎? 很多人都有胃幽門桿菌感染而引起胃發炎,但發展成胃癌的機會也很小。以許多人患有的過敏性鼻炎為例,過敏性鼻炎也是發炎的一種,但其變成癌症的機率亦非常小,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的慢性發炎,都會演變成癌症,會導致癌症的比例,只有很小一部份

迷思三:糖會養大癌細胞嗎?

「糖會養大癌細胞」的說法從何而來?在腫瘤細胞快速分裂成長的過程裡,會比正常細胞消耗更大量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因此在檢測癌細胞的正子斷層攝影檢查當中,可透過注射氟化去氧葡萄糖(F-18 Fluorodexyglucose,簡稱FDG)做為顯影劑,以顯示癌細胞聚集之處。上述正子攝影的原理也被許多人拿來作為「糖會養大癌細胞」、「癌細胞愛吃糖」的理論根據。

然而實際上,並不能靠這樣就做出如此的推論,在目前的醫學研究當中,過多糖的攝取是否會誘發癌症或使癌症惡化,還存在一些爭議,目前兩者的相關性是不確定的。至於糖對於身體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在研究上有確切證據的,是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相關性。

迷思四:斷食可以餓死癌細胞嗎?

「斷食療法」是在病友間流傳已久的癌症治療法,支持此療法的人認為,癌細胞的生存及擴張是需要營養來提供能量的,透過斷食可以阻絕癌細胞的營養吸取,也就能阻止癌細胞生長。

這樣的理論看似有理,卻忘了在試圖「餓死」癌細胞的同時,正常細胞也同時一起失去了營養的供給。從小鼠試驗中觀察到,進行斷食療法的小鼠,的確癌細胞會長得比較慢,但死亡的時程也可能比較快,亦比較無法接受治療。

對抗癌細胞,病患是需要體力的,且癌細胞搶能量的速度,比起正常細胞來得快,當病患刻意減少營養供給,通常會先餓死的並不是癌細胞,而是正常細胞。這樣的現象會導致病患體力下降,進而讓病患無法接受化學治療,接受某些免疫治療的效果也會下降,無法進行延長生命的正規治療,生命因此縮短。此外、因節食體力耗弱,生活品質也不佳。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