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罹癌研究生教我的事:人生無法規劃,意外不會挑時間



排便有血是相當常見的狀況,從1、20歲的年輕人到7、80歲的老年人,都會因為排便的時候見到血而到醫院求診。
絕大多數的患者是痔瘡出血,而其他可能的問題還有肛裂、瘻管或大腸直腸癌。
醫師在下診斷時往往會依據年齡而做不同的判斷,大腸直腸癌較好發於中老年人,年紀越大機率越高,不過醫學上總是會有例外。
蕭先生是個研究生,20多歲,身材瘦高,但是腹腔裡都是腹水。大網膜和腹壁上散布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白色硬塊,這些都是轉移的大腸癌,小小的癌細胞會像種子一般隨著腹水散播出去,落地生根。當癌細胞擴散得太多、太廣,就不可能被完全消滅。
「哇!怎麼這麼嚴重啊?」麻醉科醫師從布單後頭張望,皺起了眉頭。
跟刀的學弟道:「是啊,好可怕,這病人跟我同年紀,而且沒有任何癌症的家族史耶!」
「嗯,這跟飲食習慣有沒有關係呢?」
「會不會是在實驗室接觸太多化學藥品呀?」
「還是因為研究室的電磁波太強啊?」
手術台上、台下開始認真地討論起來,希望能找出一些可能致病的線索。每次遇到這樣的年輕個案,大夥兒都會希望能從中學到一點教訓。
不過我們常常都忽略了,最重要的教訓其實就是「生命永遠會充滿意外」。
不管咱們是15歲、25歲或35歲,都要深刻地記住,千萬別用30年來規劃人生,因為生命本來就充滿了意外,用30年規劃的人生常常只會是一場空想。比較適切的作法應該是用3年來規劃人生,該做的、想做的就要盡快去達成;如果僥倖活過了3年,那再來計劃下一個3年。
時局在變,人心在變,3年之後的未來都已經難以預測,遑論5年、10年、20年。這樣不但可以妥切地調整自己的步伐,而且更可以確保走在人生的路上能夠無悔無憾。
畢竟,意外的到來不會挑時間,更不會在乎我們喜不喜歡。
話又說回來,如果人生的劇本在30年前就已經設定好了,這樣照著演30年可還真是無趣的緊呢!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