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的養髮秘方:每天梳「這裡」3分鐘,讓頭髮烏黑、少掉髮
穴位小檔案
穴位名:百會
功效:補氣血、通經絡。 適應證:頭風、頭痛、眩暈、耳鳴、癡呆、中風、失語、失眠、健忘、癲狂、脫肛、胃下垂等。
用法:每次按摩3~5分鐘,每天按摩1~2 次;或艾灸穴位,每次每穴灸約15分鐘。
有位很注重保養的老爺爺,經常在飯後堅持走1000步。由於長期堅持運動,他的身體非常硬朗,精神也很好。可是就在最近,老爺爺經常感覺胃不舒服,有時還有噁心、頭暈、胃部垂墜的感覺。他透過別人介紹找到我,經診斷,他的不適情形,是胃下垂。
人的胃懸掛在腹腔左上方,站立時胃的最下方,不應超過肚臍下2 橫指,位置相對固定,這對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如果胃的位置比正常位置低,最下方下垂到肚臍下2~3橫指處,就可以視為胃下垂。輕度胃下垂,患者一般不會出現較明顯的症狀,重症胃下垂,患者常會表現出腹脹及上腹部不適、腹痛、噁心、嘔吐、便秘,甚至精神狀況不佳的情形,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治療了。
我把老爺爺得胃下垂的原因告訴他之後,還為他制定了一套艾灸治療方案。臨床上,艾灸對治療因中氣下陷導致的胃下垂效果非常明顯,而百會、氣海、足三里、中脘這幾個穴位,是艾灸治療胃下垂的有效穴位。艾灸時,對每個穴位進行溫和灸10~15分鐘即可。有些人在吃飽飯後,常常解開腰帶,讓肚子放鬆放鬆。這樣做其實並不好,會使腹腔內壓下降,導致胃下垂。而像這位老爺爺這樣,飯後沒有做短暫的休息就立即散步也不好,因為若長期保持這個習慣,不但會造成胃部消化食物的負擔,而且胃部「負重」著散步,也容易導致胃下垂。此外,長期站立者也容易患有胃下垂,如教師、售貨員等。部分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是胃腸疾病或節食瘦身的女性朋友,也容易得這種病。
老爺爺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後,症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診療結束後,我讓老爺爺將飯後立即散步的習慣,改為飯後1小時再散步,並堅持長期按壓百會穴。
百會穴,屬於督脈與三陽經的交會穴,按摩和灸此穴能使陽氣旺盛,有提升固攝的作用。中醫認為胃下垂是脾氣虛所致,中氣不足因而下陷,中氣虛則不能升提,從而使胃體下垂。而百會穴居人頭頂之巔,是百脈之宗,百陽之匯。人體多條經脈都要彙集於此,按摩這個穴位就能有統攝全身氣血、提升中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