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藥堆出垃圾山!造成「長輩按時領藥卻不吃」的幕後推手是...

志志的醫界奇觀志志的醫界奇觀 撰文者: 劉育志2016-08-21

80多歲的蕭先生是大腸癌老病患,每3個月都按時回診。這天,到診間報到的是他的女兒。

「老先生呢?」我問。

「他昨天在睡夢中過世了。」

「噢……」我有點意外。

「因為需要行政相驗,我想請醫師幫忙開一份診斷書。」接著,女兒提起手中的大袋子,道:「這裡有一些沒吃的藥,還給你們。」

打開沉甸甸的大袋子,我不禁倒吸了口氣。豈止是「一些」而已,袋子裡有心臟科、神經科、骨科、泌尿科的藥,很多藥袋都還釘在一塊兒,連拆都沒有拆,其中不乏昂貴的原廠藥。看來老先生每個月都會按時領藥,不過幾乎都沒有吃。望著這堆價值不菲、原封不動的藥品,最後只能被回收銷毀,著實令人痛心。既然不打算按時服藥,為何總是按時領藥呢?

領藥不吃的老先生當然不是個案。根據台北市藥師公會統計,每年經由社區藥局回收的藥品超過5公噸,隨意丟棄或堆在家裡沒有服用的藥品肯定數倍於此,全台灣每年棄置超過百噸的藥品。 

與其怪患者愛領藥,或指責醫師愛開藥,我們更該認知一個人性必然的弱點,只要不用支付真實的使用成本,人們便會以非常沒有效率的方式去消耗那些資源。 

目前門診藥品部分負擔是這樣計算,100元以下之藥費免繳部分負擔,之後每增加100元藥費,患者須繳20元,部分負擔的上限為200元。若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者(開藥28天以上),可免除藥品部分負擔。

如此優惠的制度,自然容易被錯誤解讀為「領愈多,愈划算」、「領愈多,賺愈多」,實施多年以來,便養成了相當偏差的觀念。臨床上經常有人會要求「順便領藥」、「領藥備用」,更多患者會覺得「有領藥才安心」。當醫師認為不需要開藥時,可能吃一頓白眼或被要求退費。

為了控制藥費支出,健保署對醫師端設下重重限制,卻對囤藥、領藥不吃的現狀視若無睹。巨量醫療浪費彷彿是房間裡的大象,如此的顯而易見,官員們卻視而不見。

每年有上百噸藥品被扔進垃圾桶,這絕非少數人的自私浪費,這是錯誤制度與人性共同造就的惡果,免費從來都不是真的免費。 

作者簡介_劉育志

劉育志,1978年生,是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對於人性、心理、行為與歷史有許多的好奇。於《皇冠雜誌》與《蘋果日報》撰寫專欄,並與白映俞醫師一同經營《好奇頻道》。

「志志的醫界奇觀」專欄文章列表

志志的醫界奇觀

志志的醫界奇觀

查看全部

劉育志

劉育志,1978年生,是外科醫師也是網路宅。對於人性、心理、行為與歷史有許多的好奇。於《皇冠雜誌》與《蘋果日報》撰寫專欄,並與白映俞醫師一同經營《好奇頻道》。
網誌:《外科失樂園》 http://www.chihchih.net/
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hihchihworld
電子郵件:chihchihworld@gmail.com
著作:
2007《外科失樂園》平裝本出版社(筆名:小志志) 
2012《刀下人間》時報文化出版 
2012《醫療崩壞─沒有醫師救命的時代》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2《醫療崩壞─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華成出版 
2013《公主病,沒藥醫!》華成出版 
2013《護理崩壞》貓頭鷹出版(合著) 
2013《刀下人間》盛大文學出版(簡體版) 
2013《臺灣的病人最幸福》臺灣商務出版
2013《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
2014《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貓頭鷹出版
2014《肚子裡的秘密》臺灣商務出版
2015《醫龍物語》活字文化
2015《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2》貓頭鷹出版
2015《圖解婦幼生活醫學:日常保健一看就懂》木馬文化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