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父親急救,2週後卻因插管更痛苦死去...》前台大副院長:大孝與大愛,是幫助病人安詳往生
很多年前在台大醫院門診,接到一位從地區醫院轉診來的病人。家屬說:「醫師說不知道什麼病,所以要轉去台大。」
我看家屬帶來的轉診函(referral sheet)上很清楚地寫著:「Hepatoma metastasis to spine」(意即肝癌轉移到脊柱)。難道是醫師不敢告訴病人、也不敢告訴家屬壞消息嗎?還是醫師沒說清楚,或家屬聽不進去噩耗?
拜讀吳女士在8月12日【醫病平台】〈家屬的心痛 治療能否為病人減輕苦痛?〉一文,對吳女士接連承受親愛的父親與哥哥罹患惡性腦瘤的痛苦經驗,讓我更感心痛。為什麼我們醫病之間的溝通一直都那麼困難或不能更完美?
憶起過往經驗,一位女士護送呼吸困難的癌末父親到急診室,醫師對家屬說:「病人呼吸困難,需要馬上插管急救,如果不插管,很快會死亡。救不救,你決定!」
雖然女兒曾經在聽過我的演講後,說服父親簽署了「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並依法註記於健保卡,決定臨終不要插管急救,即DNR(Do no resuscitation,拒絕心肺復甦術),期待安詳往生。但是在急診醫師「救不救?妳決定」的質問下,一時腦筋轉不過來、或來不及仔細思考,只覺得「如果說不急救,那父親不就是因我的決定而死的嗎?」只好回說要急救。父親被插管後經過兩週加護病房的折磨後死亡!讓她久久抱憾,無法釋懷,無法原諒自己。
其後她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向我抱怨!如果當時急診醫師,多花一兩分鐘時間,告訴家屬:「病人現在的病況,呼吸衰竭,需要插管急救,否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病人已是癌症末期,插管急救,也不能挽回他的生命,只能拖延死亡的到臨,讓他多受一段時間的痛苦。而病人已經簽署DNR意願書,表示要安詳往生的意願,我們是不是尊重病人的意願,不要插管急救,共同來協助他,減少他的痛苦,讓他可以如願的安詳往生?」相信家屬一定能夠做成明智的決定,陪伴著病人,在醫療的協助下,讓父親沒有痛苦地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
醫師應該學習如何與病人/家屬詳細溝通,尤其是如何婉轉揭示不好的病況,避免病人/家屬太難過,但也不要讓家屬心存錯誤的期待,造成日後發現不理想的後果時,更加悔恨與難過。
我當神經科住院醫師時,我的神經外科老師林成德醫師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模範,每一位需決定開刀與否的病人,他都會將病人的腦血管檢查X光片擺在視框(View box)上,不厭其煩地與病人或家屬講解病情、手術的利弊、手術與否可能的後果,然後與病人/家屬共同做成決定。
曾經有家屬,打電話請教我他親人的病,外科醫師說需要開刀,要家屬決定;他問我要不要開刀。我不很清楚病人的狀況,我會告訴家屬請問那位醫師:「如果病人是你的親人,你會選擇開刀與否?為什麼?」
醫師常被要求要視病猶親,要用同理心(empathy)來面對病人。醫師應該與病人/家屬,仔細說明病情,治療/處置的各種選擇,每種選擇的可能後果,不要讓病人/家屬有錯誤的期待。如果那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應該設身處地,為病人/家屬設想,如果病人是我的親人(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時,我會做何選擇。然後協助病人/家屬做成可能是最好、至少是最不會後悔的選擇。
曾經有一對60多歲留美歸來的夫婦,在農曆過年前到我門診,我發現那位太太,得了腦瘤,而且顱內壓(腦壓)很高,需要馬上接受檢查及手術。我建議她馬上住院。但是病人認為即將過年,不肯住院手術。
醫病平台
查看全部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歡迎賜稿!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