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吞顆消炎藥,就期待牙齦不腫、不痛、不感染?牙醫師:「消炎藥」跟你想的不一樣
一年前,我們在傳統市場裡的豬肉攤巧遇,原來阿榮繼承家業,一坪大的豬肉攤讓他養活一家五口。
「皓仔,你說你是牙醫師喔!幫我看一下這黑黑的門牙,有沒有救呀,常常出膿啊!」阿榮指著他那顆,像是鋼琴鍵盤上黑鍵一樣的左上門牙。
「喔!這看起來不妙啊!來我那邊看,檢查後才知道怎麼做呀!」邊說,我拿出我的名片,請他直接打電話來約診。「一定要來找我喔!再放下去就糟了!」但我後來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一年後,我的牙科診間 …
「咦?阿榮!你怎麼到現在才來我這邊看呀,記得半年前在市場遇到你就請你來的,現在骨頭破壞成這麼糟!」我看電腦螢幕,阿榮牙根尖一大圈黑影的X光片,無奈地說道。
「皓仔!拍謝啦!已經是一年前啦。那時候忘了再打電話,後來就….」阿榮頗有歉意的說著。
「就怎樣了?!」我有點微怒。
「我就自己去西藥房買消炎藥吃阿,膿包消一消又長一長,不太理它。但是這一兩個月,吃了好幾十顆的消炎藥都好不了,就厚臉皮來找皓仔您啦!」
「阿對了,我之前吃到某一牌子消炎藥會過敏!怎麼辦?」
「還有,我可以只要吃消炎藥,不要根管治療嗎?」
「如果治療完,皓仔,你要開個消炎藥給我,這樣我回家比較安心呀!」
「可是皓仔,我聽那邊市場的阿婆、阿叔的,他們都說消炎藥吃多不好,聽說吃多傷肝、傷腎啊!我自己去西藥房買這麼多來吃,我的腎、肝會不會爛掉啦?」
阿榮連丟了4個問題問我。其實不只是他,這也是臨床上病人常問我的問題。
消炎藥在坊間和民眾的使用方式,跟我們醫學上的使用有所出入。我問過很多病人,他們心中消炎藥的目的不外乎是不要痛、不要腫、不要感染、甚至拿了藥心理上就很安心…等。
您所謂的消炎藥,在根管治療中應知的5點注意事項
●您所說的、或心中認為的消炎藥,在根管治療時,可能指的是止痛藥、抗生素、或其它可能的藥物。
●藥物服用,請依照醫師、藥師指示。當用則用,請勿隨意想到就吃,或是當作收藏品,或是拒絕應該使用的藥物。
●抗生素是輔助對抗微生物(如:細菌)的藥物,在根管治療中是輔助的角色。務必要遵照指示,若隨意濫用,抗藥性細菌就非常容易產生。
●止痛藥不完全是消炎藥,消炎藥不一定是止痛藥。
●一些減緩您不舒服症狀的藥物,但您可能會誤會或是籠統的歸類為「消炎藥」。但其實每項藥物都有其合適的作用與恰當的稱呼。
消炎到底什麼是「消」什麼「炎」?
白話來說,應該叫做抗發炎;也就是對抗身體的發炎反應。
那什麼時候身體會有發炎反應呢?
當身體受到微生物侵犯(細菌、病毒、真菌…等)、物理侵犯(燙傷、擦傷…等)、化學侵犯(有毒物質…等),身體有一套防衛機制、免疫系統來抵抗這些感染源或外來刺激,進而讓我們身體修復。這整個作用,大致可稱作發炎反應。
而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中,一些物質的作用除了抵禦外敵、修復自己之外;另外還會讓我們不舒服、不開心,感覺到疼痛、腫、熱、酸、癢、悶…等千奇百怪的主觀感覺。
適度的發炎反應結果是對身體有利的,而過度的發炎反應結果會讓身體一些組織受損。
所以,民眾口中的消炎藥,可能是作用於發炎反應各個環節中,一堆藥物的統稱。
根管治療中,病人可能認為的消炎藥是?
在根管治療時病人領到兩類藥物,最常見的可能有抗生素與止痛藥;當然其它藥物(類固醇、肌肉鬆弛劑、抗黴菌等類藥物)您都有可能拿到,但相對少見。
抗生素不是消炎藥
病人常跟朋友或家人說:「醫師說我的感染比較嚴重、臉腫起來、腫的地方摸起來還燙燙的、發高燒,有蜂窩性組織炎的可能性,所以醫師開消炎藥給我吃。」這邊病人說的消炎藥,應該是指抗生素,但醫學上,抗生素不是消炎藥;但往往病人會混為一談。
抗生素是什麼?
簡單說,抗生素是對「抗」微「生」物的藥物。在根管治療中,通常是身體的防衛機制、免疫系統對抗不了外來侵犯的微生物時,作為輔助的藥物。
這藥物是一體兩面的,它可以對抗細菌,但沒被殺死的細菌很有可能浴火重生,變種後成為這類抗生素已經無法殺死的變種細菌了,這就是所謂的抗藥性。
所以,抗生素的使用務必要遵照指示,嚴守使用的時機、劑量、時間長短。不依照指示隨意濫用,抗藥性細菌就非常容易產生。細菌變種很厲害的話,甚至目前沒有藥物可以使用。
濫用抗生素除了抗藥性之外,有可能會影響我們腸胃道系統正常菌叢的生態平衡。
根管治療中,什麼時候可能會使用抗生素?
對於根管(牙髓)疾病來說,因為疾病本身的致病與人體修復機制,極少情況需要用到抗生素輔助,但醫師可能會在以下幾種狀況建議您使用。
●預防性抗生素使用:
顧名思義,就是在接受牙科的一些侵入性處置之前,針對某些身體特殊狀況而需要「事前或術前」服用抗生素。請參照〈預防性抗生素:牙科處置、根管治療時,您絕對不可輕忽的…〉。
●蜂窩性組織炎:
這是一種急性的感染情況,細菌大軍已經超過身體免疫可以抵禦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抗生素輔助,把細菌大軍壓制,好讓我們自身的免疫可以克服。
●其它情況:
止痛藥跟「消炎」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眾多的止痛藥中,其中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的藥物,就同時具有「鎮痛、解熱、抗發炎」的效果。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
因此,這類型的止痛藥有抗發炎的效果,所以常常被濫用成「消炎藥」的代稱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止痛藥,都有大家口中「消炎藥」的抗發炎作用。
根管治療中,常用的止痛藥有哪些?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正如上述所說,能鎮痛、解熱、抗發炎,例如:阿斯匹靈和布洛芬。這也是病人最常說的「消炎止痛藥」。
這類型的藥物要特別注意的是腸胃道問題,以及服用血壓藥或抗凝血藥物的交互作用。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
能鎮痛、解熱,但沒有抗發炎作用,例如:普拿疼。雖然這類型的藥物相當安全,但還是要特別注意肝臟相關問題。
●其它止痛藥
根管治療時,幾乎非常少用到類固醇以及鴉片類的藥物。除了因為根管治療相關的疼痛大多可藉由上面兩類止痛藥物控制下來,這類型藥物需要醫師審慎評估後才會開立。
結論:根管治療要吃消炎藥嗎?
●如果您想要止痛,這「消炎藥」也許就是止痛藥的某個種類。適度的止痛藥是讓您在約診中或治療後比較舒服,不需要因為疼痛而影響生活作息和工作,有愉快的治療經驗也是間接影響一個人的表現。
●如果擔心感染危及生命,而想用「消炎藥」解決或預防,醫師會依照您個人狀況開立抗生素來輔助使用,當用則用,切忌濫用。但還是要說,消炎藥不是抗生素。
●以牙髓疾病的病因以及處置(像是根管治療)來說,只有極少特殊情況需要服用藥物來「治療」牙髓疾病的。基本上還是需要醫師動手,清潔與處置您的牙齒。
●根管治療中,口服的輔助藥物不只有止痛藥與抗生素,本篇只挑出2個最常見的藥物說明,任何藥物的使用務必請教您的醫師或藥師。
大家還記得我的國小同學阿榮丟給我4個關於抗生素與消炎藥的問題嗎?看完這一篇的您,對於根管治療抽神經時,醫師常開的兩種藥物應該有粗淺的了解。因此,遵照醫囑使用,這才是良藥;道聽塗說隨意濫用,這就是毒藥。相信您會選擇「遵照醫囑的良藥」吧!
參考資料
Antibiotic Prophylaxis Prior to Dental Procedures
AAE – Antibiotic Prophylaxis Quick Reference Guide – 2017 Update
AAE – A “3D” Approach for Treating Acute Pain
Cohen’s Pathways of the Pulp, Ch18. 11th ed. 2016
本文獲「張添皓醫師的牙髓診療室」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學經歷: 專科: 網站: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牙科部主任/顯微根管治療中心主任/牙髓病科主任、新竹國泰醫院牙科主任/顯微根管治療、臺大醫院牙科部專任主治醫師/兼任主治醫師、臺大醫院牙科部總醫師/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牙髓病科總醫師/專科醫師訓練、國立臺灣大學臨床牙醫研究所牙髓病組碩士、臺灣大學牙醫校友總會理事、中華牙醫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美國牙髓病學會會員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dontists Membership)、德國徠卡顯微認證 (Leica Microscope Dentistry)。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部定牙髓病專科醫師、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部定家庭牙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
張添皓醫師個人網站:https://dentistry.tw
張添皓醫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change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