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發燒卻找不到原因,可能是肛門生病了!這種發炎難發現,4種人更要注意
若肛門附近很痛,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痔瘡」。但其實不只是痔瘡會造成肛門附近的疼痛,我們今天來認識另一個惱人的問題:肛門膿瘍和肛門廔管。
簡單來說,肛門膿瘍是在肛門或直腸附近,感染後形成一個存有膿的空間。那為什麼會有肛門膿瘍呢?肛門附近的腺體可能會被細菌、糞便等物塞住,塞住之後細菌在裡面孳生,感染愈來愈嚴重,就變成又痛又腫又熱又紅的一塊,膿瘍躲在裏頭,則為肛門膿瘍。除了肛門的腺體受到阻塞這個原因,若肛門有撕裂傷,也比較容易引發感染。
本身有以下狀況的人較容易有肛門膿瘍的困擾:
● 患有腸炎
● 發炎性腸道疾病
● 糖尿病
● 憩室炎
● 骨盆腔發炎
● 肛交導致肛門受傷
● 使用類固醇
萬一沒有接受治療,這一塊腫脹疼痛感會愈來愈嚴重,這種持續性的疼痛會於坐下來更痛。淺一點的肛門膿瘍可以在肛門附近覺得腫脹不適自行流出膿瘍。
若肛門膿瘍藏的位置比較深,患者可能開始發燒,因為不斷發燒到醫院求診卻找不到原因,經過影像檢查才找到肛門膿瘍。
約有一半肛門膿瘍的患者在數個星期後,會從肛門膿瘍發展出肛門廔管。或者是經常反覆發生肛門膿瘍的人,通常也幾乎都會同時出現肛門廔管。肛門廔管是膿瘍與皮膚之間的小通道,當膿瘍在修復過程中沒有完全癒合的話,膿瘍與皮膚間就形成了一條通道,也就是膿瘍的出路,這時若皮膚有缺口,就等於可以直接排出膿瘍。若是廔管接到皮膚之處是閉合的,那膿瘍就流不出去,會在原處反覆發作,膿瘍範圍逐漸變大。
通常醫師利用肛門指診就可以診斷肛門膿瘍,接下來要怎麼處理呢?雖然這是種感染,但單用口服或針劑抗生素治療是沒有辦法有效處理肛門膿瘍的。幾乎都需要用手術清除膿瘍。醫師會在做局部麻醉、止痛以後,切開皮膚,引流膿瘍。如果患者有糖尿病,或本來免疫力就較差,術後可以輔助抗生素治療。
治療肛門廔管的學問就不小了。治療肛門廔管時,就要把整個通道找出來,然後評估這屬於低位廔管還是高位廔管,是否經過肛門括約肌。若廔管不會太深,可以直接把整段廔管摘除,讓屁股肛門處從裡面紮實地癒合,處理時可能包括切掉一小部分的括約肌。但是如果需要切除的括約肌太多,怕之後會引起肛門失禁,就要三思。複雜的肛門廔管手術甚至會需要分次進行。
治療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之後,回家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每天的溫水坐浴有助於改善疼痛不適或腫脹感。醫師可能會開軟便劑讓患者比較好排便,但不要吃到會拉肚子,另外家裡裝免治馬桶也有好處!
不管第一次手術開的多完整,都有可能因為個人因素而復發,再次出現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有時真的還挺棘手的。若有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的困擾,別忌諱就醫,請找大腸直腸專科的醫師處理。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張凱涵
照護線上
查看全部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醫療入口網站,專注於提供符合醫療指引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
照護線上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
照護線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