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臭要注意!「襪子黏腳上」不一定是腳汗害的...醫師:3個症狀判斷細菌感染
腳會臭,是因為細菌在作怪。腳會流汗,汗水被襪子吸收後,悶在鞋子裡,正好提供了一個恆溫潮濕的環境,讓細菌孳生;台灣氣候潮溼悶熱,鞋子一穿又是8到10個小時,鞋子就是最好的細菌培養箱。細菌一多,就會發酵,就像食物放久了會有異味一樣,自然腳上就出現陣陣異味。
足蹠蠹蟲症是腳長蟲嗎?
腳掌的細菌感染當中,有一種細菌引起的症狀很特殊,它會讓腳特別臭,除了腳臭外,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症狀:襪子會黏在腳上。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腳掌,會發現腳掌上有一些小小的凹洞,像火山口一樣。這個病有個很特殊的名字,叫做足蹠蠹蟲症。
雖然名字有個蟲,但是並不是腳長蟲。這名字只是描述臨床的表現,因為一個洞一個洞的,很像被蠹蟲咬過,所以才叫蠹蟲症。英文病名為 Pitted keratolysis,其中 pitted,意思就是小凹洞;keratolysis 意思是角質溶解,兩個英文字湊在一起,就是因為角質溶解衍生出的小凹洞,其實也是描述臨床的樣子。
不是蟲,那是什麼?這其實是一種細菌的感染,常見引發的細菌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a)、嗜皮菌(Dermatophilus)、放線菌(Actinomyces)鍊黴菌(Streptomyces)等等,這些細菌在滋長時,會釋放出硫化物,造成像臭雞蛋一樣的陣陣異香。
除了腳掌會有凹洞之外,如果腳縫有這類細菌滋生,會讓腳縫變得白白、爛爛、濕濕的樣子,甚至會有裂縫、潰瘍產生。腳縫一旦有傷口,等於幫細菌開了一個大門,如果第一時間不妥善治療,跟著有其他致病菌、黴菌、甚至病毒接續感染,就會讓原本單純的病情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處理。
足蹠蠹蟲症會在腳掌上形成一個一個小凹洞,看起來很像火山口。圖片來源:《癢、痛、感染 STOP!皮膚專科醫師傳授45堂健康課》
比起治療,預防更難
治療足蹠蠹蟲症並不難,口服藥(紅黴素、克林達黴素)加上外用藥(褐黴素、過氧化苯、或外用黴菌藥),大約一週左右,病灶就會顯著改善。這個病,難的是預防。預防的方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