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首次均及格,真有信心還是假性樂觀? 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大公開
退休準備新危機?未退族最怕「通膨」吃掉退休金
根據國發會最新發布的「2022年至2070年人口推估」報告指出,預估2022年台灣總生育率降到0.89人,到了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逾2成,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高齡少子化對社會帶來極大的變化,也促使民眾以更積極的態度,重視與執行退休規劃。持續觀察了解民眾對退休準備的態度,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簡稱「政大商學院」),在8月共同發布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結果。
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商學院今(29)日發表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由政大商學院黃泓智教授(圖右三)、楊曉文教授(圖右二)、台灣人壽張瓊文副總經理(圖左三)、賴玉菁副總經理(圖左二)、游雋明副總經理(圖左一)、孫紀蘭副總經理(圖右一)共同倡議退休準備提早開始,積極行動力抗通膨。/台灣人壽提供
全台第一個「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榮獲「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
台灣人壽行政管理處張瓊文副總經理記者會中表示,2020年開始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攜手建置了全台第一個「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連續三年追蹤觀察台灣民眾在退休準備、退休風險、醫療及長照安養各層面的現象和需求。雙方產學合作成果也剛在8月榮獲「亞太永續行動獎」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兩項大獎肯定,台灣人壽希望拋磚引玉,發揮保險的核心能力,號召更多夥伴關注台灣高齡社會的問題與需求,共同為民眾打造身心富足的第三人生。
參與本次調查的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發表「2022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報告指出,今年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生活滿意指數三大觀察指數首度全部及格!但民眾對退休規劃看似樂觀卻有隱憂;尤其未退休族群憂心忡忡,在退休準備上最憂慮「通貨膨脹」、「勞保改革」與「健康不好」這三件事,其中最擔憂「通膨」會讓退休金縮水,民眾準備退休將更吃力。
拒當貧老「下流老人」,超前部署增加第二、三層退休金
留意退休準備可能低估的風險,越早開始複利效益越大
為了不讓這些擔憂影響退休準備、將來變貧老,楊曉文教授呼籲年輕未退休族可積極增加第二、三層退休金,讓老後生活能有更充裕的規劃;另也建議可善用保險助攻樂退,完善財富、健康及長照老本。而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同時也是計畫主持人的黃泓智特聘教授則針對「退休準備可能低估的風險」研究專題進行說明,他強調民眾若低估通貨膨脹、未來勞保給付降低、長壽、投資,不健康,以及太晚準備等風險,會造成退休不足感,建議退休準備應提前至30歲以前,愈早開始規畫愈好,仔細評估每項風險帶來的影響,提早規劃最適合個人的退休方案。
根據調查結果的重要發現,台灣人壽營運規劃二部副總經理游雋明表示,以通膨2%為例,現在100元的購買力,在30年後,會下降只剩55元,是不容被忽略的威脅,提醒要有三步驟「先建立自主備老的觀念」、「估算20年退休所需存糧」,以及「趁早規畫足額醫療保障」,退休金包括日常生活、長期照顧、醫療費用加計大概要1092萬的準備,建議善用保險的多元性,透過年金險、投資型保單商品,為自己增加將來的退休金來源;同時透過健康險、重大傷病險等醫療相關險種,轉嫁長壽、不健康風險。
另外,商品精算處副總經理賴玉菁指出,台壽內部統計達6成保單要保人是女性,吻合這次「女性是家庭投保的決策者」調查發現。她建議女性無論是為自己或家人投保,要秉持三個原則「大人的保險要優先,其次才是孩子」、「經濟負擔最重者為主」及「趁早準備、定時調整」,與健康相關包含住院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險與長期照顧險等,隨著人生階段、經濟環境及財務情況,針對風險缺口逐步補強,規劃「最合適的好保險」,讓家庭與退休生活不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