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樣子沒變 但威脅早就變了!為安全用水把關 幫健康做好防線

飲用水裡可能含有許多毒素與致病菌,若長期、持續累積在體內,對健康的危害難以想像。
我們每天喝的水,竟然會為健康帶來風險?原因就在於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已經超乎大家的想像!水源中的新興污染物,像是塑膠微粒、藥物殘留或環境荷爾蒙等,也正在一步步吞噬我們的健康。沒想到看似乾淨的水,竟暗藏許多有害物質,並且正在改寫我們的未來!


水源受到嚴重的破壞與污染,連帶的影響到飲用水的安全性,也會提升疾病風險。
你一定要知道的新興污染物
透明無色的水,總讓人以為對健康有益,卻忽略了新興污染物早已悄悄的出現。其實,水的樣子雖然沒變,但威脅早就變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出現了許多以前所沒有的新興污染物,像是重金屬、塑膠微粒、藥物殘留(抗生素、化療藥物、荷爾蒙製劑等)、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這些新興污染物大多具有「不易分解」等特性,會長久殘留於環境之中,甚至造成水源污染,並且透過飲用水進入我們的身體,進而影響現代人的健康。
過去,我們常說沒事多喝水,為了健康著想,最好每天飲用1500c.c.~2000c.c.左右的水,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每天的飲用水裡竟然隱藏著危機密碼。例如,自來水中已檢測到超過「200種」,可能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殘留物;飲用水裡可能含有小於「5mm」的塑膠碎片,並且正在你的體內逐漸累積著;更可怕的是,某些奈米級毒素進入體內不到「3秒」,就可以穿透細胞膜,進而殘害健康。
以為健康的水 卻帶來健康風險
現代人生活的環境變了,而外觀看似沒變的水,其實正在累積風險,並且影響我們的未來,包括孩童、成人與長者幾乎無一倖免。
1. 影響兒童學習:英國《衛報》指出,多地自來水中驗出安眠藥成分,而研究亦顯示賀爾蒙污染與兒童神經發展異常具潛在關聯性,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及學習遲緩等問題。
2. 失智症提早來襲:2024年荷蘭動物實驗首次發現微塑膠穿透血腦屏障,可見塑膠微粒可能影響大腦神經傳導,提升熟齡群族記憶衰退、阿茲海默症等風險。
3. 荷爾蒙失調年輕化及不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男性精子數量下降50%,原因與雌激素藥物普遍殘留在環境水源之中有關。此外,環境荷爾蒙與雌激素殘留也會造成女性內分泌失調等問題。
4. 孩子容易失病:世界衛生組織將抗藥性超級細菌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1,而環境中抗生素殘留也會助長細菌變異,這些因素都易導致疾病較難治好。
5. 提升罹癌風險: PFAS、FDA已在人體及水源之中被廣泛驗出,這些「永久性化學物」不但會干擾免疫系統,還與肝癌、腎癌等癌症關係密切。
傳統淨水器 恐無法過濾新興污染物
隨著科技與文明的進步,所衍生出來的新興污染物也越來越多,已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所不在的威脅,尤其是水源污染對人體健康的衝擊最為嚴重。很多人認為自來水已經由消毒、殺菌等程序,只要煮沸或稍加過濾就能安心飲用。實際上,自來水廠的水質雖然乾淨、無毒,但管線老舊、破損等問題,卻有可能暗藏細菌、病毒,甚至是重金屬污染,而沒有定期清洗的水塔也可能破壞水質。
相信很多人家中都有安裝淨水器,以為這樣就能喝到純淨好水,然而,事實的真相卻是有些新興污染物的體積極小,例如塑膠微粒的直徑只有0.5微米,許多淨水器的過濾膜直徑是1微米,比膠塑微粒的體積還大,根本無法將這些新興污染物濾除。


許多研究調查皆發現水裡含有塑膠微粒,由於它們的體積非常細微,舊式淨水器恐無法濾除。
如何才能安心喝好水
新興污染物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連喝水都可能危害健康,到底要如何避免這些「看不見的污染」,一步步累積成健康危機呢?關鍵就在於淨水器的選擇!想要杜絕新興污染物,記得掌握以下訣竅:
1.微分子濾淨網:孔徑夠小的濾淨網才能夠有效阻隔塑膠微粒,建議最好選擇0.5微米以下,甚至是小至0.2微米左右,才能過濾體積更細微的污染物。
2.紫外線滅菌功能:除了新興污染物之外,水源中還有許多致病菌,建議選擇搭配紫外線燈管的淨水器,才能達到「濾菌+滅菌」等功效。
3.全機通過NSF認證:坊間許多淨水器都只有「零件」獲得NSF認證,安全性還是不夠周全,若全機通過NSF認證,才能確保產品與水接觸材料安全性,達到安全、無污染的訴求。
「病從口入」,現今的水源已不似以往純淨,水中可能存在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多為自己與家人的飲用水把關,才能喝得乾淨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