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逼近最後關鍵....醫勞盟:繼續靠「人力消耗戰術」,台灣醫療恐崩盤
新冠病毒(COVID-19,下稱武漢肺炎)疫情進入第四個月,世界各國的疫情也持續上升。台灣因為提高警覺暫時延緩了病毒擴散的速度,很難想像,萬一台灣進入醫院院內感染及大規模社區感染時,台灣醫療崩盤會是何種場景?
對照17年前的SARS疫情,除了病毒臨床性狀不同,當年整體社會環境、人口條件,以及醫療條件都與現今大不相同。
當年,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僅為9.24%, 各國醫院醫療工作者的醫用口罩以及防護衣沒有發放限制;如今,老年人口早已經上升到16%,而世界各國的防疫物資都在管制出口,甚至發布國家的緊急命令,醫療用口罩與防護也受到影響。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各國內部防疫物資與醫療的分配,正挑戰著各國社會人口組成與的醫療系統的運作邏輯。
疫情當前,也讓台灣許多尚待解決的「醫療分配正義問題」一一浮現:
1. 緊急醫療與生命末期醫療分配
當發生產生大量傳染病患時,醫療人員和社會大眾已經接受醫療資源的分配了嗎?為了維持醫療系統最有效的運作,大量傷患檢傷的原則,已經不是按照先後次序以及一般急診檢傷程度給予治療。
以緩和醫療發源地的英國為例,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公告了武漢肺炎住院治療流程,以「臨床衰弱指數」作為選擇合適治療的重要依據,將緊急性加護病房照護資源保留給生活功能自理、不需依賴他人的病人。
這也是歐洲慣常使用的做法,以功能評估為選擇治療參考依據,加護病房治療成為搶救生命、尊重病人自主與維持生活品質的綜合考量。
若是在台灣,當醫療資源(包括隔離病房、隔離加護病房)都滿載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讓所有病人都能得到適切治療呢?我們得準備好面臨資源分配的順序,並不是所有的治療都適合用生命末期病人的治療。
2. 健保就醫自由與醫療資源的分配
台灣健保開辦後,民眾有高度的「就醫自由」,加上醫療院所選擇多,許多武漢肺炎疑似患者都是先在多處診所看診後,才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而確診。
目前雖有中央疫情應變中心的「1922防疫專線」,肩負居家隔離或是居家檢疫的就醫諮詢,但是,這幾年健保署推動的各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的「雁行計畫」,並沒有順利讓「分級醫療制度」成為「有機分工體系」,面對武漢肺炎疫情,許多民眾還是找不到有體系支持的就醫場所與諮詢管道,最後仍只能自行就醫。
反觀英國,民眾就醫前可以打給自己的家庭醫師,也可以打到「NHS 111」(編按:英國的急救電話) 進行電話或是網頁諮詢。
3. 人力及藥物、檢驗健保給付的分配
台灣健保的制度設計上,雖然讓民眾有部分負擔和掛號費的自付部分,但大體上已容納所有的費用,包含藥費、檢驗,甚至門診的檢驗費也不需要部分負擔。
當這一波武漢疫情發生時,醫界很清楚知道,醫護人員面臨的第一線處境,大概就如當年八仙塵暴事件發生時一樣,將會隨時被召回治療現場。但,健保給付的人力費用部分,目前仍僅有診察費、護理費和調劑費等,醫療人力費用長期被低估,甚至還未將其他專業人員的費用涵括在內。
健保制度的設計,向來缺乏「勞動意識」與「人力是最大成本」的觀念,至今仍採用總額支付制度以及點值分配的作法。目前台灣的醫事人力也不包含看護人員,預防感染的訓練,根本沒有落實到這一群直接照顧病人的看護身上,這與歐美社會有明顯差距。
總結來說,健保資源有限,但是人的慾望無窮。如果國家的醫療資源無法仰賴專業進行有效分配,只能依賴醫院市場競爭和民眾就醫自由,「醫療專業性」以及「健保公共性」勢必受到嚴峻挑戰。
檢視歐美國家的經驗,可以改進我國健保的弱點。大至如武漢肺炎的疫情,小至臨床生命末期的決策,醫療資源的分配正義需要不斷的檢視與改進,尤其這一波的武漢肺炎席捲各地,我們都身在其中,無從遁逃。
相關新聞請見:
更多「武漢肺炎防疫追蹤」請點此,更多重要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責任編輯:林筱庭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