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肚子痛、消化不良...是「胃潰瘍」還是「胃癌」?用「1關鍵」判斷,出現這症狀就該做胃鏡檢查

疾病百科疾病百科 撰文者: 陳宛欣2020-11-18

胃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率排名的第3名,且也是台灣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胃癌在所有癌症中發生率為第7名,而癌症死亡率排名第6名,其中男性比女性來得多,且50~70歲佔大多數。通常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若出現症狀如體重下降及持續腹痛,會以為是一般腸胃問題而輕忽,造成延誤診斷。若有持續上腹痛問題,建議及早就醫診斷。

而名人中也有不少人罹患胃癌,如台塑長媳陳靜文、棒球選手王貞治、金融界學者沈中華、女星徐華鳳、日本男星中尾翔太等,都深受胃癌所苦。

別輕忽腹痛、消化道出血 這些症狀就有可能是「胃癌」

胃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且出現症狀與一般胃痛及消化性潰瘍或者其他機能性腸胃障礙類似,根據醫學統計,胃癌細胞形成到出現症狀,時間約長達20個月,如腹痛的位置可能會在上腹部,隨著病程發展,腹痛便會越來越加劇,因此大部分病人被診斷出來時,已是胃癌晚期。

而胃癌常見的臨床症狀有:消化不良、持續性上腹痛、持續性發燒、噁心感、食慾下降、胃灼熱感、打嗝、全身倦怠、無力、腹瀉等,更嚴重症狀可能會出現消化道出血、解黑便、嘔血,進而導致貧血、體重減輕。胃癌腫瘤若是轉移到淋巴結,就可能在左鎖骨下方及肚臍周圍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飲食高鹽、常酗酒 小心你可能也是胃癌高危險群

1.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引起慢性胃炎,為致癌的重要因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患,罹患胃癌的機率較正常人高8倍。另外,幽門桿菌的感染率會依年齡增長而增加,40歲以上的感染率高達50%以上,另外,約70%的胃癌病人是因感染此菌導致。

2.飲食、生活習慣
常吃高鹽、醃製或燻烤食物,且酗酒、抽菸者,皆被視為可能的高危險群。

3.遺傳
直系親屬中有罹患胃癌者為高危險群。

4.胃粘膜有異常
5.惡性貧血症
6.萎縮性胃炎病患
7.胃腺瘤性瘜肉

【天天做3件事,有效預防胃癌】

1.多吃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β胡蘿蔔素食物:美國癌症協會建議選擇以植物做為主要來源的食物,包含了水果、蔬菜、麵包,穀類(麥片粥),麵,米,和豆類。
2.少吃煙燻、醃漬、發霉或污染的食物:食物的保存應以冷凍為主,而非以鹽醃漬。
3.戒煙、戒酒

想揪出胃癌 你該知道的4種檢查

1.糞便潛血試驗
在糞便的不同表面刮取適量的糞便,放入內含保存液專用的採便管。若有胃出血情形,糞便潛血試驗可檢查出糞便內肉眼不可見的血液。但糞便潛血檢查並非完全準確,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

2.胃鏡檢查(上消化內視鏡檢查)
醫師會將光纖軟管經由病患的口中進入到食道、胃, 甚至是小腸的前段。藉由軟管前攝影機傳回的影像,檢查腸胃道。若發現不正常組織時,可採集一些組織切片,做進一步的病理化驗。

因此當懷疑胃部有病變時,透過內視鏡檢查,不僅可以確定病灶位置以及大小外,也可直接取得組織切片,做出最確切的診斷,正確診斷率可高達95%以上。

3.電腦斷層檢查
電腦斷層檢查可更精確、更廣泛的看到胃部腫瘤大小及臨近組織是否有轉移的情形。

4.鋇劑攝影(上消化道X光攝影)
請病人喝下鋇劑顯影劑,在放射線下檢查,經由顯影劑在胃裡灌注及排空的情形,藉以判斷腫瘤位子、大小。和胃鏡檢查相比,雖更能看到病灶的大小、位置,但是由於鋇劑攝影不能做切片檢查,因此若懷疑有胃部病灶時,仍需透過胃鏡檢查加以判斷。

資料來源: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三軍總醫院
國泰綜合醫院
馬偕醫院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群

從頭到腳的疾病一次蒐羅,給你最完整的疾病知識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