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救了我!」6年從血癌中重生,前台大醫師的自癒奇蹟
陳慕純醫師經常說:「黑芝麻救了我」,黑芝麻改善他的造血機能,使血紅素濃度正常。當時他得四年內早期白血病,執行全面改善飲食的方法,並且幾乎每天都吃黑芝麻就痊癒了。所以陳慕純醫師對飲食很有研究,以其深入的西醫醫學基礎,在生病時又研究中醫草藥,如此對食物所含的成分及作用有獨到的見解,將其飲食研究精華集結在此書中。-吳妍瑩老師我的早期血癌(MDS)痊癒了
病情來得突然
我一向自以為非常健康,又是當醫師替人治病,應當不太可能生病。當時這樣的看法可就不正確。2001年(民國90年)秋天,時年53歲,經常無故地在車上昏睡,一向活潑快樂精力充沛,卻突然活力銳減,自己不深入省察自己,卻以因過度忙碌的關係迴避問題。當時我的看診時間,除了上午還有夜間,空閒的時間做些簡單的健身運動,其他則以閱讀書籍填滿。根本沒想赴醫院檢查。
接著走路容易心悸,在跑步機上不能快速走動,而且容易疲倦,體力日益衰退。周遭的人皆提醒我臉色欠佳。我依然篤定自己應當沒啥問題。直到2002年(民國91年)元月中旬,傍晚會有輕微的發燒持續到半夜,心悸也更加明顯,起初以為感冒,服用普拿疼(Panadol)退燒,加上Inderal緩和心悸,持續地對症治療幾天,夜裡發燒愈加明顯,心悸愈不易控制,睡眠也受干擾,需要墊兩個枕頭方能入睡。時值冬天,發燒時特別怕冷,需要穿更多更厚的衣服。根本無法再替病人看診,終於撐不下去,於元月底送往新光醫院急診處。
診斷為早期血癌(MDS)
急診的血液檢查,血紅素濃度為4.7(gm/dl),正常值為13~18;白血球為2,300,正常值為3,800~10,000;紅血球的平均體積(MCV)特別大,為118.7,正常值為81~98;紅血球平均血紅素(MCH)增高為38.2,正常值為27~32。極為嚴重的貧血,原因又不易明瞭。於是請來新光醫院血液科權威溫武慶教授診療,溫教授學術豐富,為人誠懇,是我台大醫學院的學弟。他當場建議我住院,一方面馬上輸血,一方面則需要作骨髓穿刺以確立診斷。
血紅素4.7的確太低啦,4.0以下即有生命的危險。輸了相當多袋的紅血球後,症狀立即獲得改善,運動時不會呼吸困難,夜間也不再發燒。骨髓檢查報告得知為「骨髓成長不良症候群(MDS)」,溫醫師告訴我,患的是比較良性的血液病,骨髓裡並沒有發現惡性細胞。
當時鬆了一口氣。但是,MDS也不是好治療的疾病,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比較嚴重的MDS甚至預後只有一年,比較良性的MDS平均預後為5年。5年也就是2005年(民國94年)就要向人間告別,心裡難免惶恐。還好我生性樂觀,對生命尊重但並不執著,囑咐家人屆時切忌使用棺木,因為地球暖化現象已漸危及人類的生存,千萬別再犧牲樹木;也不贊成使用火葬,因為它耗費日益珍貴的能源,而且也切斷了食物鏈的原理,對其他萬物是不公平的。我建議直接丟到大海裡,若是嫌海太遠,丟入淡水河也可以,畢竟淡水河對台北市民是最方便的。家人很不以為然,認為我拿生命開玩笑,其實我是相當正經對待此一課題。
話說回來,MDS雖然無法醫好,但還是仍希望有機會痊癒。我同時請教台大醫院血液科權威田蕙芬教授,田教授是我的學妹,對於MDS也發表了不少論文,告訴我MDS病因雖然不清楚,主要還是飲食問題所引起。
很慶幸同時能有兩位優秀的血液專家溫教授與田教授隨時幫助我診療,又是我的學弟及學妹,內心感到相當的欣慰。兩位都建議我服用高單位維他命B,尤其B12及葉酸,其他則是飲食的調理,我的MDS在現今醫學上並無有效的處理方法。
醫學小常識:骨髓成長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 MDS)提高自癒力指一群骨髓造血細胞在成熟過程中發生缺陷,導致無效率造血,因此骨髓內造血細胞密度可能很高,但周邊血液中的血球數量卻減少。絕大多數MDS最後會轉化(Transform)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症(AML)。
由於MDS會轉化為急性白血症,因此被視為早期白血病(Preleukemia早期血癌),在血液中雖然沒有明顯的癌細胞,但是負責造血的幹細胞已經發生變異,隨時都可能轉化為白血病(血癌)。
前面提到改善我的血液病,重點在於提高自癒力,讓體內好的骨髓幹細胞增加。這可要下一番功夫。在醫學院並沒有這類課程,而且飲食療養在醫學院是不被重視的科目。我相信隨著幹細胞的研究,自癒力會成為21世紀醫學的主流。
我特地到台中請教飲食療養權威姜淑惠醫師,姜醫師在此等領域有相當的著作發表。除了特別教導我有關健康素食的資訊外,還特別建議服用螺旋藻。由於現代化農業使用化學肥料及殺蟲劑,致使好的礦物質流失,螺旋藻提供此等流失的礦物質,而且還有抗氧化物質。男性荷爾蒙(Danazol)可幫助骨髓製造紅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