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所有癌症之冠!50歲做篩檢,是防治關鍵
未及早篩檢,第四期大腸癌就需化療、標靶,無法上班、反覆住院,不僅影響活命的機會,也造成經濟的損失。
台灣人最常發生的十大癌症當中,大腸癌發生率蟬聯多年冠軍,根據衛福部於二○二○年公布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大腸癌占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在亞洲地區,台灣也是大腸癌發生率前三名的國家。
國內大腸癌權威、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邱瀚模指出,每一千名五十歲以上民眾,約有兩至三人罹患大腸癌,若任何檢查都不做,約有七%,也就是十五人中就有一人會得到大腸癌,其實這比機車事故、飛機失事,或被雷擊中的機率更高。以下為專訪口述紀要:
五十歲,是大腸癌的關鍵年齡,因大顆的息肉會明顯在此年齡左右變多,但是,因為女性有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通常較男性晚五至十年、約五十五歲至六十歲左右較有機會出現大顆息肉。然而,最近不到五十歲的大腸癌患者逐漸增加,最明顯的則是四十歲到四十九歲這族群, 原因之一是飲食習慣,或腸道菌的改變,如較容易吃到抗生素造成腸內菌不可逆的變化。其中,又以男性增加的較女性多且快速。
大腸癌其實是富裕病
通常造成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有抽菸、運動不足、肥胖、家族史、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等西化的飲食生活形態。大腸癌的發生率也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呈現正相關,人類發展指數(HDI)越高,每十萬人大腸癌的發生率就越多,或者說,當一個國家越富有,任何篩檢、治療都不做,大腸癌的發生率必然會升高。像是台灣、日本、韓國等亞洲較富裕的國家,就霸占了大腸癌發生率的亞洲前三名。
以前大腸癌在西方國家最多,但富裕國家的美國,卻是全世界大腸癌發生與死亡率最早下降的國家,其實有一半功勞就是歸功於做篩檢,三成是生活形態變健康,剩下的就是醫療技術的進步。
篩檢可降低三成死亡率
除了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與攝取高動物脂肪等西化的飲食習慣外,大腸癌防治的武器,就是做篩檢。因大腸癌等到症狀出現,如大便時大量出血、體重下降,其實有五○%以上都已是第三、四期。有無做篩檢,死亡率差了三五%,而且第二、三、四期的大腸癌,死亡率也比沒做篩檢降低了二九%。
在台灣,篩檢大腸癌的方式會先進行糞便潛血檢查,確診陽性之後,再做大腸鏡檢查。但是糞便檢體檢查出陽性後,約只有七成左右會回來做大腸鏡檢查,原因可能和做清腸、無痛麻醉等自費項目有關。另外,五十歲以上罹患大腸癌風險高,就像是住在高風險區域,這時就應該做普篩,但還是需要有完好的配套措施,才有辦法實行。
若是篩檢已行之有年的國家,發生率跟死亡率都會下降。而剛開始實行篩檢,篩檢涵蓋率不足的國家,會發現大腸癌發生率增加快速,這就如同此刻的新冠肺炎疫情,若快篩量能不足,就會出現後續校正回歸、確診患者一直增加的狀況。因為篩檢會及早發現無症狀、或是早期的大腸癌患者,如可以提早檢查出大腸癌癌前病變的腺瘤性息肉,就可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而目前台灣發生率高,可能也和篩檢涵蓋率一直提升有關。
沒有家族史就不會罹癌?
一般民眾對於大腸癌常有的錯誤認知,是以為沒有家族史,就不會有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其實沒有家族史的罹癌者占了九成,若再扣掉二等親、三等親,大概也有七成之多。再來,是覺得不去檢查,就不會被診斷為大腸癌,就像沒快篩,就不會確診新冠肺炎,如此的鴕鳥心態。
不只一般民眾,有些醫師對於大腸癌防治同樣也存在不正確的觀念。例如,建議患者有症狀再處理,或是篩檢方式的錯誤,像是使用腫瘤標記當篩檢工具,但通常篩出的都已是第三、四期的癌症患者,又或者認為糞便潛血檢查髒且不精確,這些錯誤的觀念都是造成推廣大腸癌篩檢的瓶頸。
篩檢不僅可以及早發現癌症,也對經濟有正向的影響,因大腸癌若拖到第三、四期,對國家財政影響非常大。所以除避開高風險的生活習慣,如抽菸、熬夜、喝酒,或是紅肉、燒烤類等西化飲食外,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做篩檢。很多人會認為醫療技術進步,便能戰勝大腸癌,但醫療進步是在治療已發生的大腸癌,而非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只有及早篩檢才是當務之急。
值班醫師 邱瀚模
學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臨床副教授、醫學系內科臨床講師
現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臨床教授、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
邱瀚模教你3招防腸癌
1.食用抗發炎食物,如橄欖油、花椰菜、薑黃、藍莓、地瓜、深海魚類、葡萄、蘑菇,以及木瓜等。
2.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抽菸、熬夜,有運動習慣。有研究顯示,開過刀的大腸癌患者,有運動與沒運動的復發風險不同。
3.50歲是做大腸癌篩檢關鍵年齡。
責任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