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人生的時間管理,不是「感嘆」!吳若權的中年體悟:一天擁有「○小時」的自主時間就夠了
成為大人以後,我們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但比「時間不夠用」更嚴重的,其實是「時間不自由」。
賦予自主的意義,化被動為主動
學會轉念,接納生命所有的發生,找到這個經歷對成長的意義,就能把原本不情願的態度, 轉為心甘情願,時間因此更能被妥善運用。
成為大人以後,我們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但比「時間不夠用」更嚴重的,其實是「時間不自由」。也就是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在當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若回想學生時期,按常理說,時間應該是更不夠用、也更不自由啊,彷彿時時刻刻被老師或家長限制與看管,那為什麼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揮灑青春歲月,長大以後過日子卻變得被綁手綁腳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與我們如何定義時間有關,更深入解析之下,將會發現更關鍵的影響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擁有時間的自主權,會比較有幸福感
常聽到朋友感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若未能擁有自主的決策權,確實會感到遺憾與無奈。
在時間的運用上,其實也存在同樣的感嘆。尤其,上班族最容易有時間的被剝奪感,總認為工作時間被別人或老闆操控。即使下班後,時間也未必是自己的,可能還要處理公務、或換成被家人綑綁,因此會一直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西方傳統的時間管理學,依照時間是否能為自己所主動支配,而劃分為「自主時間」和「非自主時間」,或是相似的用語「主動時間」和「被動時間」。為方便讀者理解,我採用比較直觀的說法,把日常的時間劃分為「自主時間」和「非自主時間」。
「自主時間」代表你對時間的操控程度比較高、同時也是把時間花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例如:在網路的影音平台觀賞一部期待已久的精彩電影、把握休閒時間做個運動或散步、看一本你很喜歡的作者最新的創作、計劃下一次旅行等。
相對地,「非自主時間」意指你對時間的操控程度比較低、而且花費這段時間所做的事情,是你比較不情願的。例如:等一個遲到的人、路上遇到塞車、臨時被主管要求加班、報稅時排很長的隊伍、日常必須完成的家事、陪孩子訂正那些你已經教過一百次但他始終不用心的功課、處理一件交通意外的糾紛、甚至是你正在做的這一份只是用來糊口的工作︙︙簡單來說,這些事情都含有「不得不」的成分,雖不一定很喜歡,但是必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