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紅、腫、癢好不了?持續超過6週恐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醫曝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建議
紅、腫、癢持續超過六週恐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醫籲及早就醫與治療。
時序邁入秋冬,隨著天氣變化,也進入蕁麻疹好發及加劇的時間點。根據統計,將近500萬國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症狀,而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成因與維持時間大不同,但因為名稱、症狀相近,加上對於疾病的迷思讓民眾難以分辨而延後就診,導致症狀頻繁發作或惡化,因此醫師呼籲民眾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
蕁麻疹分急性、慢性!醫曝2大特徵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其特徵為突然出現的風疹塊、血管性水腫,或者兩者兼具。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指出,蕁麻疹類別可分為急性蕁麻疹與慢性蕁麻疹。據統計,臺灣高達16萬人口受慢性蕁麻疹影響,其中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女性罹患風險較男性兩倍。
蕁麻疹類型 | 急性蕁麻疹 | 慢性蕁麻疹 |
蕁麻疹特徵 | 特徵1:風疹塊
特徵2:血管性水腫
| |
症狀表現 |
| 出現自發性風疹塊和/或血管性水腫≧6週 |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確診時間長、病程久
陳俊賓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大多數和食物、空氣髒污無直接關係,其機轉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錯誤地觸發自身的皮膚組織,進而產生炎症反應,導致皮膚血管擴張、組織腫脹,以至於出現膨疹、痕癢、紅斑等並持續超過6週。他提醒,在症狀頻繁發作下,將容易合併多種不同疾病,像是:
- 甲狀腺炎
- 高血壓
- 冠心病
- 焦慮症
- 抑鬱症
- 自體免疫疾病
陳俊賓進一步說明,雖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一般可依發病時間做簡單區分,但門診觀察許多患者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具有迷思而延後就醫。像是當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時,患者會以為忍一下就好,或是與急性蕁麻疹、過敏等混淆等,嘗試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環境、避免特定食物等,但卻未好好就醫治療,使得症狀一直反覆出現、無法痊癒。因此,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兩年,較其他皮膚疾病較久。
罹抑鬱症風險為常人6倍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許多不同的誘發因素,如持續的壓力、過度憂鬱將影響免疫反應,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陳俊賓進一步說明,持續的炎症反應也會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平衡,以及生理的不適也會讓患者感到壓力、無助和焦慮,影響心理健康。
國外研究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分數呈顯著正相關。以及1/3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同時罹焦慮或抑鬱症,而得抑鬱症風險更為常人六倍,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增加患者壓力,形成負向循環。而且,慢性自發性麻疹病程久,研究指出半數以上的患者病程會超過一年!
7成患者工作效率受影響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如同箭在弦上一般。當誘發因素出現,比如說壓力、慢性發炎等,開始產生蕁麻疹症狀。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女性病患約為男性的兩倍,門診時常見許多現代的三明治族女性。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對患者影響深遠,不僅是皮膚上腫脹、搔癢的不適感,以及心理健康的雙重打擊,研究指出七成患者工作效率受影響,平均缺勤率更達三成六,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因此及早介入與持續治療是關鍵。
卓雍哲也提到,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過去確診與治療難處包含患者無法清楚表述自身皮膚症狀、因症狀好轉就自行停藥以及沒有落實每天記錄病情。對此,他表示,如何提高病識感,以及幫助患者自我察覺、持續記錄疾病發作情形,並與醫師溝通是關鍵。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建議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可以依照現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治療共識逐步治療,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症狀在2~4週後仍持續,可以考慮依照治療共識的建議,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最高4倍),而在急性發作時使用系統性類固醇(最多使用10天);若症狀在2~4週後仍持續,會在第二代抗組織胺之外,添加omalizumab做為第三線治療用藥;若症狀在3~6個月後仍持續,第四線治療用藥則為在第二代抗組織胺之外,添加cyclosporine。
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包含以下幾點建議:
- 涼感乳液
- 針對誘發性蕁麻疹,避開可能之加重因子,如:避免aspirin、NSAIDs、codeine、morphine、ACEi、中藥、健康食品(補充品)、含香精/辣味食物、吸入性有機溶劑。同時將壓力、過熱、酒精、咖啡減到最低。
- 飲食方面,須排除的食物可依病史或盲性安慰劑對照測試指定;無假性過敏原/低組織胺食物,針對無藥物反應蕁麻疹進行2~3週的嘗試。
為幫助患者及早建立正確衛教資訊,並落實自我檢測與病情記錄,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 LINE 官方帳號,一站整合「國際通用 UAS7 蕁麻疹檢測表」、 「蕁麻疹治療共識」等衛教資訊,也可藉由LINE 官方帳號中的「媒合醫師平台」,找尋到最合適自己的皮膚科醫師,有效且積極的控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皮膚科醫學會LINE@ 一站整合「國際通用 UAS7 蕁麻疹檢測表」、 「蕁麻疹治療共識」等衛教資訊。
除此之外,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呼籲民眾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皮膚病症,並建立「自我檢視皮膚病症」觀念,及早治療,好好的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共存,避免因皮膚健康影響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更首次將疾病具象化為「蕁寶家族」,呼籲民眾以積極、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並建立自我檢測觀念。
【延伸閱讀】
蕁麻疹分慢性、急性 忽略一壞習慣害你反覆發作
明明沒怎樣還是起「蕁麻疹」?除了食物過敏原外,你該知道的「4大致病原因」,不處理恐成慢性蕁麻疹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