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兩碗飯的77歲嬤,用CGM成功將糖化血色素9.1降至7.1!糖尿病專家攜手呼籲:善用CGM,血糖波動「看得見」
最新MIT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產品發表會,邀請台灣糖尿病權威專家攜手呼籲,善用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幫助醫界、患者精準控糖。
控糖只看高點?其實低血糖更危險!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指出,即使HbA1c達標,還是有將近50%的患者會面臨心臟和腎臟疾病的威脅,因為只測空腹血糖,卻忽略了餐後血糖的波動,這才是更大的隱藏危機!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容易忽略以下三大控糖盲點:
- 只看HbA1c,忽視血糖波動:HbA1c只能反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無法顯示每天的血糖變化。血糖忽高忽低會損傷血管,導致併發症。
- 血糖居高不下,生活習慣出了問題:許多剛確診的患者不清楚正確的飲食和作息方式,或因為沒有症狀而放鬆警惕,結果讓血糖難以控制。
- 忽視夜間或清晨的低血糖:服用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時,患者經常忽略夜間或清晨低血糖的風險。低血糖不但難以察覺,還會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輕微的低血糖會出現冷汗、心悸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最新MIT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新科技:讓血糖波動「看得見」,控糖更輕鬆
CGM配戴,只需在皮下植入一根小小的軟針,便可以24小時連續監測血糖,透過藍牙自動傳送數據到APP。能隨時查看血糖波動,當血糖過高或過低時,還會自動發出警報,避免危險情況發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杜思德醫師指出,美國糖尿病學會已經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那些正在使用胰島素或有低血糖風險的人,都應該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來減少血糖波動,並預防低血糖發生。
杜思德醫師也進一步分享,CGM猶如「皮膚上的血糖機」,讓患者看到血糖真實的波動樣貌,找出造成血糖起伏的原因,提升改變生活習慣的意願與自主性;醫師也能依照血糖波動數據,更精準、有效率地調整患者治療方案。
血糖安全區間(TIR)是血糖紅綠燈,成控糖最「夯」新指標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陳榮福醫師進一步說明,CGM不僅能幫助你隨時掌握血糖數值,還能讓你了解自己的血糖是否在「安全區間(TIR)」內。血糖值在正常範圍內(70-180mg/dL)時是綠色,若血糖過低則以紅色標示,就像「管控血糖的紅綠燈」,理想目標是一天約七成的時間讓血糖亮綠燈,長期下來可以降低HbA1c、避免蛋白尿、視網膜病變之發生。
善用數位管理平台與APP,讓血糖管理跟上流行!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醫師表示,CGM結合科技與數據管理運用,有效幫助血糖控制管理,大幅改善糖尿病治療上的控糖盲點。
24小時即時監測,隨時掌握血糖變化
數位平台和APP能隨時查看血糖數據,CGM自動傳輸到APP,讓你即時掌控血糖波動。與傳統測血糖相比,它讓你了解全天的變化,找出波動原因。
低血糖提醒,預防危險
當血糖過高或過低時,APP會自動發出警報,特別在夜間或清晨,幫助你即時處理,減少低血糖引發的危險。
數據可視化,輕鬆達標
APP用顏色標示血糖狀況,像「血糖紅綠燈」。這讓你一目了然是否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方便調整生活習慣。
醫護與家人即時掌握數據
數位平台與親友端App讓醫師和家人隨時查看血糖數據,醫師可依據數據調整治療,家人也能適時提醒和照顧。
最新的MIT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CGM)結合了上述技術、App與數位管理平台的應用,讓患者與醫護溝通上變得更加精準和便利,而在日常血糖管理上更游刃有餘。
最新MIT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隨時監測血糖數值,掌握「血糖紅綠燈」讓血糖安全區間 (TIR) 達標,一天約七成的時間讓血糖亮綠燈,長期下來可降低HbA1c、避免蛋白尿、視網膜病變之發生,遠離共病風險。
糖尿病罹病10年仍餐餐2碗飯
連續血糖監測助攻 三個月血糖達標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醫師分享了一位77歲糖尿病患者的成功故事。這位患者已經罹患糖尿病10年,仍無法戒掉每餐兩碗飯的習慣,導致她的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9.1%。由於害怕使用胰島素,她選擇了安裝CGM。透過CGM,她發現自己每餐吃飯後血糖飆升,於是開始改用大量蔬菜和蛋白質代替白飯,並積極配合運動。三個月後,她的HbA1c成功降到了7.1%。
歐弘毅醫師指出,許多糖友只注重糖化血色素這個「大考成績」,卻忽略了每天的血糖波動這些「小考」。CGM能幫助患者了解日常的血糖變化,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才能真正達到控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