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命,我們可以更從容 曾寶儀:更深刻的方式看待生命
對生命的樣貌已聽過、看見許多不同的型態的曾寶儀,此次擔任《遇見,預見》Podcast 第三季主持人,陪伴聽眾更多思考生命議題。
對於生命,你的想像是什麼?能不能有更多不一樣的討論呢?此次,邀請到衛生福利部《遇見,預見》Podcast 第三季主持人曾寶儀聊聊,她對於生命議題的觀點與想法。
「如果我們能面對死亡,這個所有人最終都會面臨的結局,有著更深一層的了解時,會讓我們更清楚當下的我們為什麼活著?用怎樣的方式活著。」曾寶儀說,因為曾面臨家中至親的離世,讓她不斷尋找問題的答案:「他去了哪裡?我們還會不會再見?」、「我是怎麼來的?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十幾年來,她花了許多時間不論是透過閱讀大量書籍、拍攝安樂死相關紀錄片,又或是寫書、出書等,不斷地探討、思考生命與死亡的問題。
對生命的樣貌已聽過、看見許多不同的型態的曾寶儀,在擔任《遇見,預見》Podcast 第三季主持人時,她坦言,「這次扮演著與聽眾一樣是聆聽者的角色,透過 Podcast 有別於以往的不同管道,讓更多人能接觸並思考有關於面臨生死時的各種問題。」
生死議題有很多不同面向,就如第三季請來台灣首位日本認證「送行者」許伊妃,談生前告別式,這也讓曾寶儀感到非常特別,「生前告別式能讓我們提早想到如果離去的那一天到來時,會是什麼樣?讓大家的悲傷能從另一個角度面對、釋放和思考,也能讓大家更珍惜剩下的每一天。」
除了談論死亡的意義,也聊生命裡的奇蹟。《遇見,預見》Podcast 節目企劃小組中有成員就有著器捐的經驗,「器捐其實不遙遠,它就是在我們身邊裡的故事。」這令曾寶儀印象深刻,「你永遠不知道生命當中哪件事會改變了自己,就如同我擔任這節目的主持人一樣,我不會知道有誰聽見了,但他可能是打開其他人了解、接受器官捐贈、生死議題的契機。」
做出生命的選擇前,先問問自己如何看待身體
「意外或是明天,哪一個會提早先來?你不會知道。」在面對安寧緩和醫療、器官捐贈議題前,曾寶儀認為,在下任何決定前,我們要先想一想「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後,再來考量要如何進行安寧緩和醫療?要不要簽署、執行器官捐贈。
面對器官捐贈,曾寶儀認為,「我覺得身體就像是生命輪迴裡的一個器具,當我進入下一個生命階段時,我身體的任務也告一段落。如果這個身體在世界上還有其他任務需要完成,我會很欣然地讓它去完成。」
很多人對於簽署安寧和緩同意書有些誤解和迷思,如簽署同意就等於放棄治療、放棄生命。其實不是,我們要相信這個制度,相信醫生會做出對病人最好的判斷。
生命裡的每個決定,從日常中談起
思索生命課題多年的曾寶儀,與親友談論這些沈重話題時,她坦言,與同輩的朋友討論並不難,不論贊成或反對,都不會傷感情,可以直接切入話題軸心;反觀家人就十分不容易。因此,她會在合適的場合裡,如遇到其他人的喪禮時,慢慢切入一點一滴了解家人們如何安排自己最後人生的旅程是什麼?除了喪禮上,她也認為一起看電視時也是一個好時機,例如醫療劇就會經常有生離死別的場景,這時順便將器官捐贈或生命末期的醫療安排等關於生死的話題帶入,就能更容易打開討論。
「如果不願意也沒關係,沒有要說服任何人。」曾寶儀坦言,討論過程裡,其實並沒有要立即讓對方同意,但可以一起討論不願意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或是願意的話,是否要開始展開行動,「因為從願意到行動,還有一段距離,但不論如何,都是踏出去的開始。」
推動生死議題、生命教育上,曾寶儀談到,錄製《遇見,預見》Podcast 時,一位同學建議可以將「器官捐贈」、「安寧和緩醫療」、「病人自主」等議題置入台灣八點檔鄉土劇裡!她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提議,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推廣,就像廣東話裡的「入屋」,進到家裡面的意思,「要讓大家從日常感同身受,透過觀眾喜愛的角色去詮釋,引起共鳴。」曾寶儀希望自己能持續成為一個推廣生命意義、生命教育的管道,不論透過紀錄片、文字、書籍或是 Podcast 等不同形式,讓大家持續思考、持續討論,才能讓生命善的循環不斷延續,也能讓每個人在生命的最後都能不留遺憾。
不論透過法律、口頭的形式,在還能表達自我意願時就能交代好自己對於生命的處理方式,才能減少自己與家人們內心的壓力。
植愛
查看全部器官捐贈登錄中心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登錄中心由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於2002年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提升國人器官捐贈率,包括建置器官移植配對資料庫,推動在健保卡上加註個人器官捐贈意願,並結合器官勸募機構和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持力量,透過關懷、刊物、活動等方式,更多元的加強器官捐贈勸募工作的深度及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