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公布護理平均薪資挨轟灌水!專家揭2大調查來源,5大醫界團體共同聲明籲:正確理解薪資構成

近期護理人員薪資問題引發社會關注,5大醫界團體共同聲明表示,肯定衛福部設立護理人員專屬薪資制度比較網路,也期許政府未來持續回應醫護人員職場需求,提出更多優化措施方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來各醫院發生急診壅塞,其中護理人力嚴重短缺為主要原因之一。護理師公會喊話政府並提出6大訴求包含提高護理人員薪資與福利等。然而,衛福部日前公布全台445家醫院護理人員薪資,但遭各界質疑數字灌水,美化數據。因應近期護理薪資爭議,五大醫界團體共同聲明表示,肯定衛福部設立護理人員專屬薪資制度比較網路,也期許政府未來持續回應醫護人員職場需求,提出更多優化措施方案。
衛福部提供國內445家醫院薪資資訊說明
日前,衛福部透過「護助e起來」網站匯集445家醫院的護理人員執業相關資訊,包括「護理爭議通報平台」職場資訊:新進人員及不同年資級距之平均月薪及薪資福利項目、 因應護理輪班工作型態的留任措施,以及護理進階培訓等資訊。
衛福部表示,「醫院護理職場」專區資訊是衛福部協請各地方衛生局邀請醫院登錄並公開閱覽,其中護理薪資是以全職護理人員的全年經常性薪資(如專業證照津貼、職務加給、學歷加給、工作獎金績效、膳食及交通費等),加上非經常性薪資(年終或三節獎金、生日禮金、留任獎金、久任獎金等)總額的平均月薪計算。
衛福部強調,每家醫院護理人員有不同單位、不同班別及職務等,薪資為平均值,而非代表每位護理個人,並表示政府將持續擬定全面性與長遠性規劃,努力改善醫護職場環境,讓護理人員的付出獲得更好的回應,打造更友善的醫療職場,留住優秀醫護人才。
護理師月薪7萬?護理師怒斥數據灌水
從衛福部提供「護助e起來」網站起,不少媒體以台大醫院為例,直指年資1到5年公職專科護理師平均月薪可達7萬多元。對此,臺大醫院企業工會NTUHUnion回應並澄清院聘護理師起薪絕無可能達5.9萬元、公職護理師起薪須計入獎金才可能達6.5萬元,以及公職護理師不存在「入行價」之說等。
另外,自衛福部提供445家醫院薪資查詢後,不少網友及護理人員留言表示數據落差,疑有灌水之嫌。其中,一名12年加護病房護理師表示:「上完一整年的大夜班+底薪_年終+三節,還碰不到你們提供的數字,我還遠低於平均值。」不僅如此,臺灣專科護理師產業工會更是留言直指「衛生福利部帶頭散布假訊息,工會嚴厲譴責!用非經常性薪資灌水再平均月薪,不但失真又不符合現況,更加劇社會底層衝突!」


▲台灣專科護理師產業工會留言回應。(圖/翻攝自 衛生福利部粉絲專頁)
針對護理薪資爭議,衛福部表示,醫院護理「薪資」計算項目是依據所得稅法及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之薪資計算定義,包含本薪、津貼、獎金、補助等收入,但不含加班費。關於平台公開之醫院護理薪資資訊是衛福部於112年11月28日公文協請地方衛生局邀請各醫院登錄,截至今年2月共有445家登錄公開,其護理薪資是採全職護理人員的全年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之總額,除以12個月的平均薪值。
5大醫界團體共同聲明!專家揭護理薪資2調查來源
由於近日護理人員薪資爭議,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共同發佈聲明表示,肯定衛福部設立護理人員專屬薪資制度比較網路。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這項舉措有助於提升護理人員薪資資訊的透明度,使求職者與從業人員能更清楚了解市場薪資水準。
聲明中提到,衛福部提供的平台是由醫院自行登錄的護理人員平均薪資,包含:經常性薪資(如本薪、專業加給等),以及非經常性薪資(如年終獎金、績效獎金等),這些數據的發布旨在提供護理人員求職時的參考,並不代表每位護理人員的固定月薪。
另外,有關薪資數據的來源與差異爭議,還有一原因是不同調查來源之數據差異,目前護理人員薪資數據主要來自兩個不同的調查來源:
- 勞動部職類別薪資調查:該調查僅計算經常性薪資,針對全國各行業的護理人員,顯示醫療保健業護理人員平均月薪約為49,880元,年薪約72.2萬元。
- 衛生福利部醫院護理服務量調查:包含非經常性薪資,針對各醫院的護理人員顯示護理人員平均月薪約為60,456元,年薪平均為72.5萬元。
這兩組數據的差異,主要來自調查對象、範圍及薪資構成的不同,因此在解讀時應充分考量。5大醫界團體共同呼籲社會各界在解讀護理人員薪資數據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理解薪資構成:護理人員的薪資包含多項組成部分,僅關注單一數據可能導致誤解。
- 關注薪資調查方法:不同調查的對象、範圍與方法各異,應綜合考量,避免片面解讀。
- 尊重護理人員的專業與付出:護理人員在醫療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薪資應合理反映其專業價值與貢獻。
5大醫界團體籲政府:持續回應醫護人員職場需求
5大醫界團體表示,希望透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尊重護理專業、保障護理人員權益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保障全民健康。在政府資源有限下,對於護理人員執業獎勵措施的分配,期許政府未來能循序漸進,持續回應醫護人員職場需求,提出更多優化措施方案。
5大醫界團體強調,對整體醫療環境而言,足夠的護理人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推動新護病比的關鍵即為積極留才和攬才。如何提昇就業吸引力,除了醫院應強化薪資待遇之外,也盼政府多給獎勵措施,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保障健保點值0.95以上,強化醫療機構經營韌性,如此才能水到渠成。
【延伸閱讀】
急診塞爆、醫護人力吃緊!邱泰源曝「3大原因」釀急診壅塞,衛福部提「3策略+2改革」解套
責任編輯:林勻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