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新增1000萬失智症患者!保護大腦從現在開始
隨著人口老化,高齡社會所衍生的問題也不斷浮出檯面,而失智症則是其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增加1000萬名失智症新個案,等於每3秒就有1人失智!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任傅中玲醫師指出,失智症潛伏期可能長達20年,因此進入中年之後就應開始「趨吉避凶」,才能降低未來失智的風險。
失智症種類多 成因複雜
根據腦部病變原因的不同,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其它原因等3大類。退化性失智症包括了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及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約佔60%以上。傅中玲醫師提醒,80%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發病20年後會合併失智症,若家中長者出現手抖、身體僵硬及行動遲緩等現象,一定要即早就醫,才能延緩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血管性失智是因腦中風或腦部小血管退化所致;少數失智症是由憂鬱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水腦等原因所造成的,只要將疾病治療或控制好,失智的情況就會好轉。許多醫院設有「記憶門診」,若發覺家中長輩疑似有記憶或個性上的變化,請到腦神經內科或身心精神科門診接受檢查。
注意失智症10大警訊
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約為8%,而且每增加5歲,失智症盛行率即呈現倍增趨勢。失智症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平時多留意長者的情況,就有可能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10警訊,包括: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語言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改變。傅中玲醫師表示,上了年紀之後記憶力原本就會減退,如果只是偶爾出現1、2次異狀,先不用太過擔心,若這些症狀接二連三發生,並且已經影響生活,就要考慮就醫診斷。
失智症診斷及治療
失智症診斷的第一步就是詢問病史,醫師會透過A、B、C三大面向來判斷患者的情況。傅中玲醫師進一步分析,「A(activity of daily living)」是指日常生活功能,「B(behavior problem)」代表行為問題,「C(cognition impairment)」則是認知功能障礙。例如,原本可以煮三餐、整理家務等日常生活功能突然改變;出現憂鬱或睡眠障礙等情緒或行為問題;記憶力減退或對人、事、時、地、物的判斷力變差等認知功能障礙。如果醫師認為患者失智的可能性很高,會再藉由抽血檢測、認知 功能測驗及影像學檢查等方式,進一步確認患者失智的程度。
失智症雖然無法治癒,但可以經由治療來延緩病情惡化或改善症狀。傅中玲醫師指出,乙醯膽鹼是影響記憶力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因此臨床上常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來增加輕、中、重度失智症患者腦內的乙醯膽鹼濃度;此外,中、重度患者有時也會使用「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減少麩氨酸所造成的神經毒性,並且降低腦細胞死亡率。不過,這兩類藥物都可能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必要時可改用貼布型藥物,以減緩患者的不適症狀。
降低失智症風險,現在就開始做
國際醫學期刊曾提出12個降低失智症風險的方法,包括「盡量避免」聽力障礙、高血壓、腦外傷、糖尿病、中年肥胖、抽菸、憂鬱、飲酒過度、空氣汙染;至於教育、身體活動及社交接觸等,則鼓勵大家可以「多多益善」。傅中玲醫師分析,根據醫學研究資料顯示,運動與刺激腦部的益智活動,不管是在預防失智或改善認知功能障礙方面都有不錯的效果;將血糖、血壓等問題控制好,才不會加劇神經退化的速度。這些都是預防失智症的「趨吉避凶」原則,若能據此來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降低40%的失智症風險。面對失智症長輩容易有共病狀況,例如併有三高等疾病,許多患者可能需要多重用藥,目前大部分的藥品大多以肝臟酵素來代謝,因此治療時,就要留意患者的肝功能等指數、是否有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問題,臨床治療的考量上,就會採用不經肝臟代謝的失智症藥物來減少患者的肝臟、腎臟負擔。
芬蘭曾進行一項著名醫學研究,讓參與者多運動、健康飲食、嚴格控制血糖血壓等,多管齊下的結果顯示,參與研究的民眾認知功能皆有顯著進步。這項研究受到各國關注,並且紛紛仿效,例如美國提出「得舒飲食」主張,許多國家也開始推廣多吃蔬果、魚類,並且少吃紅肉的「地中海飲食」。針對國人飲食習慣,衛福部也提出「天天五蔬果」、「少油」、「少鹽」、「少糖」等健康飲食型態,對於守護銀髮族的心血管及腦部健康非常有益。
照顧失智者的工作艱辛且漫長,對很多家庭來說真的苦不堪言,傅中玲醫師建議照顧者切勿將重擔獨攬在自己身上,多和親友、志工及醫療團隊討論,多利用長照2.0、日照中心及1966等社會資源,才能讓照護工作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