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兩個研究,我們可以有四點思考:
1. 病人在醫生面前「耍奧」,實際對自己的病情診斷極為不利!
2. 醫生應該要意識到,自己的思考與判斷,是會被病人的行為干擾的,從而需要訓練如何讓自己的情緒不被影響。(不過,在醫生們還沒練就這個功力之前,病人還是不要太輕易惹怒醫生比較好!)
3. 不只是醫生,對其他醫療人員也一樣,例如:病人或家屬對在打針的護理師兇或不信任,她往往表現就越打不上!
4. 其實,之前就有報導,這樣的破壞性行為(Disruptive behavior),也存在醫療團隊的成員之中,當然也會影響病人的安全。而且,研究發現,不只是受害的當事人的工作會受影響,就連在一旁目睹的醫療人員,也會因此而分心,不可不慎!
所以,想要得到好的治療,請「讓醫生記住你的症狀,而不是你的行為!」在醫院裡「耍奧」或對救治你的人耍「暴力」絕對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不只影響到自己的治療,也影響到在場所有醫療人員的情緒,進而影響其他人的治療)
請讓醫療團隊快快樂樂的為你治療,享受當一個真正的醫療VIP吧~
本文獲「Icu醫生陳志金」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