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吃粽子 腸胃容易消化
陳冠至醫師強調,最好是在白天享用粽子,晚餐後則儘量避免,主要是因為粽子是屬於難消化的食物,晚上腸胃道處於半休息狀態,太晚吃粽會大大增加腸胃道的負擔,會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及消化性潰瘍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另外,市售的粽子,1顆的熱量都超高過1碗白飯(約300大卡)且油脂含量(約3湯匙)更是破表,本身若有膽囊結石,或是胰臟發炎病史者一定要當心,因為高油脂食物易引發急性發炎,千萬不可小覷,建議可掌握3小撇步健康吃粽。
1.選擇分量適中的粽子:
粽子分量越大,相對熱量會越高,建議可選擇「中」或「小」分量的粽子,也可以與親友分享,減少熱量的攝取。
2.粽子當正餐勿當點心:
粽子1顆熱量相較於一碗飯加上2份的肉類及1~2份油脂類,約成年人一餐的熱量。因此建議,一餐吃1個粽子即可。
3.搭配高纖蔬果助消化:
粽子以糯米為主,較不易消化,建議吃粽子可以搭配足量的青菜或青菜湯,增加纖維的攝取。纖維不僅能幫助消化,又能增加飽足感,避免因單獨吃粽子而沒飽足感,造成食用過量;同時建議應搭配低升糖指數的水果(低GI水果),像是奇異果、香蕉、蘋果、芭樂、小番茄等,有助於穩定血糖。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