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資源應該幫得上忙,有去申請嗎?「有,用過喘息服務,可是先生會對人家(居服員)兇,他不喜歡我離開他,我沒辦法找人幫忙。」美枝有些無奈地說。
美枝曾想過帶先生一起去聚樂部上課,但是先生不願意。美枝沒有露出懊惱的表情,反而溫柔地同理先生:「我覺得我先生有一點知道──他知道自己記得的語彙越來越少,他丟掉的東西一天比一天多。」
「發病後,先生不愛跟朋友聚會,他知道自己反應變慢,時常搭不上話;毛筆字寫一寫會把筆甩掉,一副挫折的樣子;去找中醫師針灸,也是他主動提的,他說自己記憶力變差,想要針灸一下腦袋。」美枝道出先生察覺身心退化的無助心情──其實失智症患者對於自己的病,要比任何人都感到痛苦。
活在當下留下美好
理解先生的苦,美枝選擇包容疾病,用心疼化解無力。
「先生喜歡拍照,每天出門散步,我會幫他準備相機,讓他帶出去隨意拍,還幫他把照片洗出來;先生也愛唱歌,我經常鼓勵他唱,在一旁幫他拍手,有時候他還會嫌我拍得太小聲。」提及往事,美枝笑了,回憶點滴在心頭。
每一天與先生的相處,對美枝而言都是珍貴的。美枝記不得何時養成的習慣,開始用手機的錄影功能,紀錄起先生的日常,「許多歡樂的事,之前我錄起來是要給他看的,」如今這些檔案成了美枝的寶貝,「現在我自己一個人了,想念先生的時候,我就拿出來看一看。」
不只紀錄歡樂,美枝也將先生臨終前插管的情景拍攝下來。「我要記住他痛苦的時候,人生有快樂有痛苦,他的痛苦我要記下來,他是這樣走過他的人生......」
如果不是先生得了失智症,美枝或許不會發現她和先生之間深刻的羈絆。美枝能做到無怨無悔地陪伴,完全是出自於愛。
先生走後,美枝傷心了整整一年,天天掉眼淚。
先生走後,美枝沒有更動家中的擺設──先生的睡衣仍掛在衣帽架上;醫療床擺在客廳;裱框的旅遊相片高掛牆上,「我感覺他一直在我身邊,陪著我。」
先生走後,美枝做了一件令人動容的事──她去祭拜先生的前妻,請先生的前妻務必去接先生。美枝記得她是這麼說的:「他視力不好,你要去找他喔,兩個人互相作伴。」
守護一生的摯愛,美枝一直努力到無法努力為止。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