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顏色」綠、黃、白...代表身體出什麼問題?一張「顏色對照表」教你判斷

每個人的大便顏色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所以判斷大便顏色時要以自己平常大便的顏色作基準。比如平常的大便可能是淺棕色,那變深的顏色就要特別注意。

每個人的大便顏色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所以判斷大便顏色時要以自己平常大便的顏色作基準。比如平常的大便可能是淺棕色,那變深的顏色就要特別注意。

跟健康有關嗎?影響大便顏色的原因
大便顏色一覽表!顏色對應可能的身體狀況
怎麼看大便顏色?發現大便有血怎麼辦?
除了顏色 大便形狀、軟硬度也能看腸道健康
腸道保健怎麼做?掌握4個好習慣

{DS}

你觀察過你的大便顏色嗎?黃色、顏色很深...大便不只是體內排出的廢物,也可以用來觀察消化道的健康狀況!究竟正常的大便是什麼顏色?與健康的關聯是什麼?不同的大便顏色又代表哪些健康問題?

跟健康有關嗎?影響大便顏色的原因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人最容易得到的癌症,蟬聯超過20年的癌症榜首,很多人在得到大腸癌之前,就會開始覺得渾身不舒服。因為腸道中存在人體70%的免疫細胞,可說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健康不只是消化順暢的重要關鍵,更是身體是否健康的關鍵。想知道腸道健不健康呢,其實透過觀察「大便顏色」,就可以初步掌握腸道的健康狀況。

大便的顏色主要跟飲食有關,也就是「吃什麼顏色的食物,就可能大出什麼顏色的糞便」。比如紅蘿蔔可能讓糞便變橘紅,綠色蔬菜可能讓糞便變綠色。不過,以下健康狀況也可能影響大便的顏色:

  • 大腸、直腸相關問題
  • 痔瘡
  • 肛裂
  • 肛門息肉
  • 潰瘍性大腸炎
  • 克隆氏大腸炎
  • 大腸憩室炎
  • 腸胃道出血
  • 寄生蟲
  • 癌症
  • 其他消化器官相關問題
  • 膽囊相關疾病
  • 乳糜瀉(小腸免疫疾病)
  • 胃或其他消化器官的癌症

若排便時出現有血液直接流出;看到馬桶裡有鮮血;肛門很癢;覺得很想排便,卻大不出來;常常會有快憋不住的感覺,但每次排便都只有一點點;有噁心想吐感等狀況,建議就醫諮詢為佳。

延伸閱讀:大便有血便、黏液...醫師教你從「便便型態」看出「潰瘍性大腸炎」警訊!小心大腸癌風險倍增)

大便顏色一覽表!顏色對應可能的身體狀況

在了解大便顏色代表的健康問題外,健康的大便通常是「棕色」,形狀(呈長條狀、光滑且類似香腸形)、質地(表面光滑、柔軟,不過於硬或太軟)、排便過程(應該輕鬆、不費力,沒有過多的用力或不適感)也有幾個特徵。若出現黃色、黑色等顏色,可能是小腸、消化道出了狀況。

顏色

狀況

微紅色、褐色、栗色

可能代表胃腸道某處出血

淡黃色,伴隨油膩臭味

可能代表小腸感染,或有吸收不良疾病(例如乳糜瀉)導致糞便中脂肪過多

白色、淺色、灰白色

可能代表體內缺乏膽汁,有肝膽疾病的問題

黑色、深棕色

可能代表上消化道出血,例如胃。或是鐵劑等藥物造成

鮮紅色

下消化道出血,例如痔瘡、肛裂

綠色

抗生素或胃腸道感染、中毒

在了解大便顏色代表的健康問題外,健康的大便通常是「棕色」,形狀(呈長條狀、光滑且類似香腸形)、質地(表面光滑、柔軟,不過於硬或太軟)、排便過程(應該輕鬆、不費力,沒有過多的用力或不適感)也有幾個特徵。

在了解大便顏色代表的健康問題外,健康的大便通常是「棕色」,形狀(呈長條狀、光滑且類似香腸形)、質地(表面光滑、柔軟,不過於硬或太軟)、排便過程(應該輕鬆、不費力,沒有過多的用力或不適感)也有幾個特徵。

怎麼看大便顏色?發現大便有血怎麼辦?

每個人的大便顏色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所以判斷大便顏色時要以自己平常大便的顏色作基準。比如平常的大便可能是淺棕色,那變深的顏色就要特別注意。而在觀察大便顏色之前,要先注意幾個關鍵:

  • 大便是否順暢?排便時有沒有疼痛?
  • 有沒有吃會讓大便顏色改變的食物?
  • 有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如果有吃容易讓大便顏色改變的食物,看到顏色改變也不需要太擔心,只要注意顏色改變的情況是不是持續好幾天、或是有伴隨其他症狀,就要特別注意。

另,通常大便上會用肉眼直接看到血漬,是因為量比較多的「鮮血」沾到已經成形的糞便上。因此這種情況以痔瘡、肛裂居多,當然也有可能是憩室炎或是腫瘤/息肉出血造成,不過後者情況比較少見。

延伸閱讀:大便有血,我得了「痔瘡」還是「肛裂」?恐是全身發炎警訊!醫師教你3點判別

除了顏色 大便形狀、軟硬度也能看腸道健康

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大便可以分成7類,用來描述糞便的形狀和質地,以評估腸道健康。這7類分別是:

第一類:分離的小硬塊,像堅果一樣,難以排出(通常表示便秘)。
第二類:像香腸,但呈塊狀(便秘)。
第三類:像香腸,表面有裂痕(較健康的大便,但仍稍微缺乏水分)。
第四類:像香腸或蛇,光滑柔軟(理想且健康的大便)。
第五類:柔軟的小塊,邊緣分明,容易排出(可能缺乏纖維)。
第六類:蓬鬆的小塊,帶鋸齒邊緣,糊狀(輕度腹瀉)。
第七類:完全液體狀,無固體塊(嚴重腹瀉)。

腸道保健怎麼做?掌握4個好習慣

一、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每日應飲水2000至3000毫升;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多攝取未加工的原型食物,以白肉取代紅肉;主食優選富含纖維的全穀類雜糧;每天食用2至3碗蔬菜;水果每日建議攝取3至4個拳頭大小的份量;避免攝取高度加工食品。

二、定期運動,實行531原則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肥胖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至2倍,而約40%的大腸癌案例與運動不足有關。專家建議遵循531原則,即每週運動5天、每天30分鐘、心跳達到110次以上的有氧運動,這有助於預防肥胖並降低大腸癌風險。

三、補充益生菌
多項研究顯示,益生菌可幫助平衡腸道菌群,並有效增強腸道免疫功能,進而預防和改善大腸健康。日常補充益生菌有助於為腸道提供健康屏障,遠離疾病威脅。

四、及早並定期進行腸道檢查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從30歲開始進行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並根據結果每2至3年定期檢查。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定期篩檢可將晚期大腸癌的發生率降低29%,並有效減少35%的大腸癌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的便便是黑色的?有關係嗎?醫師:這兩種情形,都要小心大腸癌

參考資料:
慈惠醫事檢驗所:腸道是消化器官,為什麼又是免疫器官呢?
Medical News Today: Why does poop turn green and other colors?

責任編輯:盧映慈
核稿編輯:呂宇真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