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很臭,可能是「含●食物」吃太多!盤點「大便很臭的6種原因」:恐與腸癌有關...6方法助改善

雖然排便臭不臭與大腸癌無直接關聯,但它是腸胃道蠕動型態改變的徵兆,會以放屁味道變臭來表現,因此仍是一個健康警訊!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4-05-27

大便很臭的原因?
大便很臭是大腸癌嗎?
大便很臭是宿便嗎?
大便臭伴隨「2種顏色」快就醫
大便很臭如何改善?
{DS}

為什麼有些人大便順暢無異味,有些人卻伴隨惡臭?是生病了嗎?排便的氣味的確是身體的健康指標之一喔!大便很臭代表什麼?是大腸癌症狀嗎?以下完整解析大便很臭的6種可能原因,以及改善方法。

大便很臭的原因?

大便很臭原因1:蛋白質攝取較多

余詔儒營養師說明,肉食主義者因為蛋白質吃較多,代謝後會產生較多的胺類,因此排便的氣味會比較重,如果是蔬菜水果吃比較多者則較無異味,偶爾拉肚子時會出現惡臭腐酸的味道,代表著體內有過多的壞菌,腹瀉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排毒的現象,將體內有害菌趕快排出,但要記得補充水分,還有微量元素的營養飲料,避免出現脫水情形。


大便很臭原因2:飲酒

李婉萍營養師說明,酒精會損傷腸胃黏膜,而不利於腸道平衡造成消化狀況差,導致未消化的殘餘在腸道內發酵。她解釋,當一般肉類及起士份量多時,因為其中含氨量高,會分解出高氨廢物,造成阿摩尼亞量高,就會產生明顯臭味。


大便很臭原因3:腸道菌種

李婉萍營養師說明,腸道內菌種也會影響糞便味道,如嬰幼兒的糞便中都會帶有酸味,原因為嬰幼兒的乳酸菌好菌含量多,因此會有酸感是正常的。


大便很臭原因4:乳糖不耐症

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其腸道無法消化乳製品。本身消化系統就容易出現腹瀉和脹氣等症狀,如果病人不小心誤食或吃下過多奶製品,乳糖容易通過腸道出現吸收不良、腹瀉與大便惡臭。


大便很臭原因5:含硫食物

英國大腸激躁症專家、腸胃科主治醫師麗莎.達斯於《駕馭大腸激躁症:腸躁症的你也能好好吃飯生活》一書中指出,腸內細菌會產生不同的氣體,尤其是硫,是最難聞也是令人最不愉快的味道。硫是飲食當中的必要元素,十字花科的一些蔬菜,如青花菜、甘藍、抱子甘藍,以及乳製品、蛋、加工肉品等等,都會明顯增加我們排放含硫氣體的量,像葡萄糖胺、軟骨素等一些補充品也含有較多的硫酸鹽,因此大腸當中的細菌就會將這些轉化為含硫的氣體。


大便很臭原因6:腸道疾病或細菌感染

衛福部南投醫院腸胃科表示,雖然排便臭不臭與大腸癌無直接關聯,但它是腸胃道蠕動型態改變的徵兆,會以放屁味道變臭來表現,因此仍是一個健康警訊!

大便很臭是大腸癌嗎?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廖師賢醫師說明,排便跟放屁臭不臭其實不能當作大腸癌診斷的依據,但當腸道裡的狀態改變時,會以放屁味道變臭等形式來表現,仍是個警訊。如果常常放臭屁及連環屁,且伴隨黏液、腹部脹痛、排便習慣改變、貧血等症狀,則要多留意健康狀況,可能會是細菌感染、消化道出血或體內有惡性腫瘤之警訊;可就診由醫師評估安排相關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便很臭是宿便嗎?

若大便在身體中待太久、被消化得太久形成宿便,就會很臭。基隆長庚醫院外科醫師江坤俊指出,大便是要將毒素帶出身體,但若是宿便留很久,腸子不會分辨就會一直吸收,把廢物通通吸回去,因此常便秘的人就容易膚色暗沉或口臭。

大便臭伴隨「2種顏色」快就醫

腸道不健康,便便先知道!急診翁梓華醫師教你從大便3個面相,包括氣味、顏色、形狀來看腸道健康,要特別注意大便有惡臭味、顏色偏白,就要小心可能有膽管癌、胰臟癌等風險,詳細說明如下表:


類型1

類型2

類型3

氣味

正常

惡臭

惡臭

顏色

偏黑或紅色血絲

黑色

偏白

形狀

偏細

黏糊狀

正常/水便

臨床原因

大腸

上消化道出血

膽囊/胰臟/肝臟

大便很臭如何改善?

腸道老化自己最知道,如果常便祕、軟便或腹瀉,感覺脹氣、腹脹,排氣增加、味道很臭,排便的顏色變深,都是老化的症狀。而台語俗諺說「吃老有三壞」,其中之一就是容易放屁。胃腸要如何抗老?台南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蔡郁清分享改善方法:

  1. 每日至少要五蔬果,而且要有2000cc的飲水,少吃高油脂、油炸、碳烤、煙熏、醃漬,及亞硝酸類食物(如香腸)。而過去研究證明對抗老有幫助的食物,包括奇異果、番茄、木瓜、葡萄汁、適量紅酒及藍莓等。

  2. 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三餐規律,飯後散步,不熬夜、睡眠充足,並要培養休閒興趣以紓解壓力。

  3. 服用益生菌:腸道老化,原本健康的菌象也會跟著改變。太常吃肉,也會改變腸胃菌種,偶而服用益生菌,可以改善老化的菌象。

  4. 避免濫用抗生素:連續吃一到兩周的抗生素,也會殺死腸道內的好菌。照理來說,停止用藥,大約一到兩周可以恢復,但到底能否完全恢復,目前研究還無法確定,蔡郁清表示,如果濫用抗生素,當然對腸道也有不良影響。

  5. 多水多纖維:蔡郁清表示,從臨床經驗來看,充足的蔬果與飲水,是長保腸道健康的不二法門,吃蔬果可增加腸道內膳食纖維、飲水則可潤滑腸道。

  6. 吃飯八分飽:近年的研究顯示,低卡路里的飲食,可抗腸胃老化。主要是吃太多會造成消化負擔,脂肪在消化過程中也會產生對健康有害的自由基,平常應養成不要吃太飽的習慣。

延伸閱讀
「大便」很臭不是正常的!急診醫師告訴你:搭配「這2種顏色」出現,器官可能正在發炎
一直放屁的原因是什麼?是大腸癌嗎?放屁很臭、不臭差別?8招有效改善
大便有血是胃,還是直腸出問題?血塊鮮紅色、黑色、黏黏的代表...?這一種恐是癌症

資料來源:余詔儒營養師李婉萍營養師《駕馭大腸激躁症:腸躁症的你也能好好吃飯生活》衛福部南投醫院腸胃科急診翁梓華醫師台南醫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