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半夜會一直想尿尿?夜尿幾次正常?原因、改善法一次看

▲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因尿意而中斷睡眠,且一個晚上至少發生2次(含)以上即為夜尿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因尿意而中斷睡眠,且一個晚上至少發生2次(含)以上即為夜尿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 整理2025-06-18

夜尿的定義
夜尿症狀有哪些?1口訣判斷
為什麼容易夜尿?夜尿的原因
中醫怎麼看夜尿
不只是睡不好!夜尿的健康風險
夜尿頻繁如何改善
吃什麼可以防止夜尿
夜尿怎麼治療

{DS}

現代人常因夜間頻頻起床如廁而深陷睡眠困擾,許多人誤以為「一兩次夜尿沒關係」,卻不知道這可能是泌尿功能或生活習慣的警訊。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若因尿意中斷睡眠 ≥2 次即為「夜尿症(Nocturia)」,而最新調查顯示,台灣40歲以上男性有超過半數符合夜尿症定義,估約720萬人受到影響。本文深入剖析夜尿的定義、原因、風險與改善方法,幫助你找回一夜好眠。

夜尿的定義

根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定義,因尿意而中斷睡眠,且一個晚上至少發生2次(含)以上即為夜尿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於2023年共同執行的「夜尿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40歲以上的男性符合夜尿症定義,若依台灣人口換算,40歲以上夜尿人口約達720萬人。

夜尿症狀有哪些?1口訣判斷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共同推出「夜尿23醫」口訣,幫助民眾判斷自己是否有夜尿的狀況。若有符合跡象,建議就醫諮詢,避免夜尿風險上門。

  • 2:每晚起床2次以上的強烈尿意中斷睡眠
  • 3:夜間尿量大於整天尿量的1/3
  • 醫:務必盡速前往泌尿專科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從根本改善夜尿症

延伸閱讀:「夜尿」超過●次就是病!不面對恐增憂鬱症、慢性病風險...醫教你「一口訣」判斷是否有夜尿症

為什麼容易夜尿?夜尿的原因

夜尿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型。第一是夜間多尿型,第二為膀胱容量降低型,第三則是混合型。此外,睡眠呼吸中止症、高血糖、高血壓、腎功能異常、心臟衰竭等慢性疾病也會導致夜尿情形惡化。

  1. 夜間多尿型:白天下肢水腫,夜間平躺回流至腎臟,使尿量增加。
  2. 膀胱容量降低型:膀胱過動症、攝護腺肥大,導致頻尿但尿量少。
  3. 混合型夜尿:兼具夜間多尿與膀胱儲尿障礙。
  4. 其他可能原因: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臟衰竭等全身性疾病。

中醫怎麼看夜尿

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許博期醫師指出,夜尿或頻尿常因腎氣不固、元氣虧虛、命門火衰導致小便量多、腰膝痠軟、膀胱開合不利,或是常因勞損耗損體內的陰份津液、腎陰不足導致欲小便而不得尿、小便量少色黃、口乾等症狀。

不只是睡不好!夜尿的健康風險

如同上述,有超過半數的40歲以上的男性符合夜尿症定義,而且高達有4成者拖延超過一年以上才就醫!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蒙恩引述國際研究指出,夜尿不處理不僅影響睡眠、拖垮生活品質,還會增加罹患各種慢性及重大疾病的風險。

  • 心血管疾病:睡眠剝奪具心血管發生風險。
  • 高血壓:夜尿症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高出36%。
  • 糖尿病:睡眠時間<6小時,糖尿病風險提升。
  • 癌症:睡眠中斷與時間不足恐降低與免疫相關的自然殺手細胞比例。據研究結果顯示,睡眠時間<6小時,胃癌風險較高。
  • 腦血管疾病:睡眠時間<7.5小時,腦血管疾病風險較高。
  • 跌倒、骨折:每晚起床如廁2次以上的民眾,發生骨折和跌倒相關創傷的風險增加1倍以上,而有四分之一的長者夜間跌倒事故與夜尿症有直接關係。
  • 車禍事故:睡眠不足會導致白天疲憊、嗜睡,進而造成車禍事故風險增加。研究統計,夜尿症與交通事故風險之間的關係,睡眠不足的駕駛發生意外的可能性高出33%。

夜尿頻繁如何改善

改善夜尿的第一步是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建議晚餐後避免大量飲水,睡前三小時不喝水為原則;咖啡因、酒精與含糖飲料會刺激膀胱,應減量或避免。若正在服用利尿劑,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服藥時間至下午,以減少夜間排尿次數。此外,紀錄排尿日誌、觀察夜間尿量比例與每次排尿量,有助於找出病因並輔助醫師診斷。配合醫囑服藥、控制慢性病病情亦為重要改善方式。

另,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在粉專教導大家簡單2動作,告別夜間頻尿的惡夢:

第一個動作:下肢溫水浴,在你上床睡覺前4個小時先用40-42度溫水泡腳15分鐘,泡到膝蓋位置附近效果好。
第二個動作:下肢上舉,泡完腳請仰躺,雙腳向上抬高,跨在高度約40cm的椅子或軟墊上保持20分鐘即可。

延伸閱讀:夜間頻尿睡不好?除了補鋅、茄紅素,想預防夜尿,醫師公開2個「超簡單動作」:泡腳後「這樣抬」就可以

吃什麼可以防止夜尿

  • 少吃利尿蔬果:如芹菜、西瓜、冬瓜、小黃瓜。
  • 避免高鹽食物:鹽分過多會加重夜間排尿負擔。
  • 忌寒涼水果:柑橘類、水梨等寒性食物宜減少。
  • 可吃補腎食材:如山藥、蓮子、茯苓、四神湯等。
  • 泌尿系統五大營養素:洪永祥醫師指出,針對因為年紀老化導致的過動膀胱與攝護腺肥大等問題,49歲可攝取南瓜籽、茄紅素、大豆異黃酮、鋅、硒等營養素。

延伸閱讀:720萬人受夜尿困擾!網傳吃3食物、按穴道可改善夜尿?醫破解網路偏方:自行處置恐加重症狀

夜尿怎麼治療

夜尿的治療須依據成因分類。對於夜間尿量過多者,可使用抗利尿劑(如去氨加壓素),降低夜間尿液產生;若為膀胱容量問題,醫師可能會開立抗膽鹼藥物或 β3 受體促進劑,改善膀胱過動症。此外,若夜尿與攝護腺肥大有關,則會考慮使用α阻斷劑與荷爾蒙抑制劑。若患者合併多重病因,醫療團隊會綜合評估進行混合型治療。治療需配合個人尿流日誌與夜間尿量紀錄,以制定最適合的個別化療程。

參考來源:耕莘醫院馬光中醫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恩主公醫訊嘉義基督教醫院

延伸閱讀:50+男性必看》頻尿、夜尿、尿不乾淨…攝護腺肥大別再吃紅肉!一文看懂6大飲食要點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