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護人員也有「業績」壓力,醫療品質會有多好?

撰文者: 洪仲清2014-03-21

以前在職場,到了約診的時間,常有家長遲到了大半個小時才來。或者,打電話來說,會遲到一下下,結果這「一下下」大部分會變成很多下下。有些大概是自己忘了,就說根本沒接到通知,大發脾氣。

我們以前工作很緊,一個接一個。第一個遲到就會拖到第二個,第二個遲到可能就沒休息的時間,就又要繼續下午的工作。我曾經因此跟家長從上午講到下午,沒吃沒休息,就又要繼續拿出活力來面對孩子們。

因為約診時間很難排,所以家長多不願放棄。但是現在的社會,是希望給你一份薪水,要你賺兩倍以上的收入回來,專業人員的時間也卡得很緊。所以,只要碰到上述的狀況,大家壓力都很大。

我們曾經爭取把時間排得鬆一點,這樣對大家都有利。但是不被同意,因為對「業績」不利。

現代社會工作,大部分企業或主管,都希望付出少少成本,得到大大利益。到最後,決策的種種參考,都變成了數字。眼前的數字變多了,似乎人性就變少了,當然,這可能是我的誤解,對高層來說,這絕對是我的偏見。

讓我多談談我的「偏見」,以數字計薪,表面工夫就會越做越好,實質內涵就會越來越少。我們慢慢會以為,一個人的價值,就是被些數字決定。偶爾對照耳裡常在開會時聽到的大道理,又是以人為中心,又是關懷為本意,但是被檢討最嚴重的,還是「業績」。我是心理師,我都不確定我能搞得懂某些人的心理。

工業化革命以來的精神求效率,但是我們漸漸用效率來定義人性。某些情境好像把人當成機器,護士吊著點滴工作還要繼續,我不懂這是什麼道理!

希望我對職場的偏見,一點都不成立。

作者簡介_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早期療育發展評估鑑定中心擔任臨床心理師近7年。
目前於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擔任所長,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管理訓練、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正向思考引導、兒童遊戲治療等。(專欄照片攝影:汪忠信)

著作:
2015《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遠流出版社
2014《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遠流出版社
2013《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城邦新手父母出版社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相關文章與訪問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