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七百萬外食族 都是腸癌超高危險群!

撰文者: 陳承璋2015-03-25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失去烹飪的動力,是台灣當前最大的健康危機。根據調查指出,台灣小吃攤林立,購買方便,因此許多人鮮少在家煮菜做飯,造就高達七百萬的外食人口,然而,外食多半高油高脂、高鹽高糖,再加上食安疑慮未散,皆讓所有外食族群,深陷腸癌危機!醫師提醒,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攝取蔬果不得偏廢,在腸道培養好菌同樣重要,才能避免腸癌找上門。

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每年持續攀升,平均每37.3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其中排便不順,就是罹患大腸癌的主因之一。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指出,排便是腸道最重要的排毒機制,只要囤積太多宿便在腸道內,很可能讓腸道壞菌增加,甚至產生各種毒素,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激增!

不願意也要看!觀察糞便形狀 才能腸保健康

王輝明理事長說,其實民眾可以從排便的形狀,來自行判別腸道的健康與否,他進一步解釋,健康腸道所排出來的糞便,大多呈現金黃色、香蕉狀,氣味多半不臭,如廁時間也僅需2到3分鐘,才表示腸道健康、腸道菌叢正常。

不過,若排便時間總是長達十幾分鐘,糞便呈現顆粒狀、稀狀、半膏狀軟便,那就是長期便秘、平日肉類吃太多、腸道菌叢失衡的緣故。王理事長強調,很多民眾不看糞便形狀,但即使再怎麼不願意,都須嚴加觀察,才能確保健康。

至於長期排便不順的民眾,除了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腸蠕動之外,培養腸道好菌更是重要!王輝明理事長表示,好菌之中,又以比菲德氏菌為常見的選擇,根據日本大阪醫院的研究顯示,腸道若能有大量好菌,可抑制有害細菌生長,並且活化全身的免疫系統,進而提高抗癌戰鬥力。

白吃了?大多數益生菌 全都會遭胃酸殲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市面上關於益生菌的產品百家爭鳴,但曾有國外研究指出,經由嘴巴吃下肚的好菌,若沒有任何抗胃酸的能力,很可能在到達腸道之前,全都遭一舉殲滅,王輝明理事長說,其實挑選正確的益生菌產品須要下功夫,建議民眾購買之前,應挑選能順利通過胃酸考驗的益生菌,才能發揮作用。

同時醫師也提醒,要預防大腸癌,建議50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都能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外食族群更要維持高纖飲食,以及每周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真正遠離腸癌的威脅。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優活健康網》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