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3個症狀要注意!第一名神經內科醫師教你:找出「中風」最前兆
(攝影:張家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中風自1990年以來是已開發國家中繼缺血性心臟病、癌症之後的第三大死因。衛生福利部103年更統計,國人平均每4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當中風逐漸成為許多人可能面臨到的隱形殺手,民眾該如何防範?今天就請陳右緯醫師來為我們解惑!
陳右緯,現任壢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曾赴美國麻州總醫院擔任腦中風中心研究員,研究「中風的超音波學診斷」刊登於國際期刊《stroke雜誌》上;並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神經內科」分享數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
如何發現自己有中風前兆?
遇到旁人突然中風,能幫他「放血」急救嗎?
「照台灣腦中風登錄全國3萬多病患的資料來看,腦梗塞的好發時間平均在70歲左右,腦出血大概是平均62歲左右。」而要如何發現自己是否有中風前兆?陳右緯表示,「目前都用美國辛辛那提中風中心到院前的一個中風指標,叫『FAST』,它主要涵蓋三個常見的中風症狀:臉歪(Face Drooping)、手無力(Arm Weakness)、語含糊(Speech Difficulty)。一旦有這三個明顯症狀,要趕快在第一時間打119,就是Time,所以叫『FAST』,三個症狀加立即處理,簡稱一個英文字叫『FAST-急速救援』。」
若身邊有人有以上症狀,第一時間就是打電話然後立即送醫。「這是最快的方式,因為其它治療都可能延誤處理時間。還有,要先保護他的安全,避免跌倒造成二度傷害,或有一些吞嚥流口水的問題要趕快幫他清理,然後盡快打119送到有急救設備的醫院做檢查跟處置。」
問到一般人關心腦中風常有的狀況,陳右緯先解釋,「腦部分成很多功能區,包括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視覺區、聽覺區等,所以腦中風的症狀會因為它供應那個腦區的血管而不同。如果是在某一區的血管發生病變,就會造成那一區的功能受損。」「所以常見的運動障礙感覺異常,就容易半邊麻麻的;視力模糊,就可能發生在視覺區,或是有動作不協調、口齒不清...這些都是可能導致的中風症狀。」
至於有流傳可以先幫中風病患指尖放血,可以急救保命,是可行的嗎?
「這是在民間流傳已久的一種說法,我們團隊也有跟中醫師做討論,這個在中醫上有它的根據,但不是每個人做都有效,如果病患本身比較虛弱,可能還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放血的方式來做第一步的處置,還是要盡快就醫!」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中風體質,或屬於高危險族群?
至於該如何知道中風的風險指數?陳右緯表示,為了區分哪些民眾是中風的高危險族群,目前在社區推廣常用的「佛萊明罕危險預估評分表(Framingham Risk Score)」,根據病人的年齡、是否有服用高血壓藥物、是否有心律不整、糖尿病、抽菸,這幾個變項來預測病人在10年內造成中風的機率。(可參考:彰化基督教醫院心力評量表)
對於中風是否有機會完全治癒?陳右緯解釋,「中風的治癒大概有25%的病患可以恢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的殘障幾乎是看不太出來的;但其它約50~60%會留下不等程度的障礙。」
為什麼「高血壓」是腦中風的頭號大敵?
中風分三種類型:一種是由血管阻塞所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即腦梗塞)」,一種是出血所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及腦部產生暫時性血流供應不足的「暫時性腦缺血」;而造成「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病因便是高血壓。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腦中風的病人約有73%有高血壓;尤其以腦出血為甚,高血壓的病人佔86%以上。
「高血壓」幾乎能說是腦中風的最危險因素,「血管在承受長期的壓力之下,容易造成血管發炎跟血管動脈硬化的連續性反應。當血管硬化發炎到某個程度後,就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甚至血管破裂而造成所謂腦血管疾病,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
關於中風好發的年紀,陳右緯表示「腦梗塞跟腦出血的發生好發時間不一樣,腦梗塞大概平均是在70歲左右,腦出血則是62歲左右。」但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患者的年齡層也有下拉的情況,陳右緯還曾遇過一名病患年僅18歲。
「根據壢新中風醫療中心的統計,所有中風病人中,45歲以下約佔了7%;但以型態來分的話,腦出血的比例又更高,45歲以下佔了出血人口的15%左右,所以腦出血年輕的比例比腦梗塞要高。」
所以陳右緯也呼籲,降低血壓對中風的預防有絕對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