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肩膀痛」卻要我復健半年!為什麼治個病要拖這麼久?醫師忍不住說真話...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潘健理醫師2016-12-01

部分台灣的患者具有一種令醫師啼笑皆非的特質,請看下面的對話: 

患者:醫師,我肩膀這裡痛很久了,一直都不會好⋯⋯
我:那什麼時候最先開始痛的?
患者:喔,可能有一年半了⋯⋯
我(驚):啊,你痛一年半了,那中間有去看過其他醫師嗎?
患者(傻笑):沒有耶。
我(大驚):沒有?那你今天怎麼突然來看我?
患者(再度傻笑):啊就有朋友推薦,說你很厲害,我就來看了啊。
我(尷尬):原⋯⋯原來如此。好,那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 

經過病史探詢、理學檢查,以及高階超音波影像診斷之後。 

我:嗯,你的問題一開始應該是筋拉傷,導致肩關節活動時,筋被卡在中間;但是因為一直都沒去理會它,所以後來慢慢演變成關節沾黏,才會像今天這樣又痛、又舉不高的困擾。 

患者:蛤,這麼嚴重喔,那該怎麼治療呢? 

我:因為肩關節已經沾黏,口服藥物可能已經沒有太多幫助;你可以考慮接受3~6個月的物理治療,或是接受肩關節周邊的局部注射治療,包括⋯⋯ 

患者(不可置信):等一下,醫師,你剛才說要3~6個月? 

我:是啊,以物理治療而言,3~6個月的療程應該是標準的;有的患者還會做到1年呢! 

患者:我們醫療不是很進步嗎,為什麼治個病要拖這麼久?我以為只要打個針、吃個藥就會好了! 

我:如果你選擇我剛剛沒講完的局部注射,是有可能把療程縮短到一至2個月內完成;但是說打個針、吃個藥就會好,恐怕這超過我的能力範圍。 

患者:可是別人都說你很厲害耶。 

我:你對我的期待太高了,可能要跟你說聲抱歉;但如果對剛才說的局部注射有興趣,我還是很願意詳細說明。

止痛簡單,解痛困難 

常聽其他科的醫師私底下開復健科的玩笑,說到復健科的病都是會改善,但就是不會好。這樣的見解,其實似是而非,我通常會這樣反問: 

「那請問高血壓患者吃血壓藥,高血壓就好了嗎?」
「糖尿病的患者吃血糖藥,是不是糖尿病就好了?」 

聽到這樣的回問,我的同道們噤聲苦笑,沒再接話下去。 

是的!復健科以往給人的印象是:耗神、費時、便宜、沒什麼副作用,但就是不會好;雖然近年來引進了許多疼痛診療新技術,使疼痛患者得以痊癒的機率大大提高。但即使如此,新式的局部功能性注射還是屬於所謂「療程式」的治療,必須就醫多次之後,疼痛症狀才能完全消除。 

可是台灣有部分病患實在是很可愛,當他們有病痛時,都以忍耐、忽略當作最高指導原則,等到實在痛得受不了了,反而希望醫師趕快、立馬解除他們累積多年的疼痛。說句實在話:止痛簡單,解痛困難。

早期就醫、早期治療 

慢性疼痛環環相扣,有其複雜性;治療上往往需要根據患者初步治療的反應,動態地去調整後續的治療方式。患者用大部分的時間去忍受疼痛,反而增加了後續治療的難度。 

以上面這個患者為例,如果當初只是筋拉傷時就醫,療程便能大大地縮短,而不至於落得今日沾黏之後需要花更大的工夫、時間、金錢等來解決這個難題。 

所以,疼痛就像任何病症一樣,要快點好的不二法門就是:早期就醫、早期治療。

面對疼痛,不可輕慢 

許多患者在接受疼痛注射治療後,會出現一種有趣的現象:那些療效很明確、進步超多的患者,有部分在進步沒多久後,又痛起來。 

奈啊ㄋㄟ? 

1
2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