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努力與否,到85歲都會算總帳!老年醫學權威陳亮恭:教你2招抗老化

撰文者: 愛長照2020-03-12

「老化很不簡單」,因為老化是一長串的原因交錯造成的;但是要「成功老化也很簡單」,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營養習慣,並且持之以恆,就能享受「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的愉悅老後了。

有1位名醫,在1場演講中曾經笑稱,如果他未來不幸失業,可以到公園擺攤,不是幫人測字,是測陽壽。因為他只要輸入長者每分鐘的步速,就能算出這位長者可能的餘命。

這位名醫就是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他當然不可能失業,因為他是高齡醫學界的翹楚,在繁忙的門診、會議、講座的空檔中,竟然還能擠出時間,發表數以百篇的論文。

而且他的著作或是演講,傳授的不只是專業的醫學知識,還有令人深思的人文哲理。先前他有1場演講:《老化的簡單與不簡單》,我當然不會錯過。

陳亮恭開場先把大家帶回3萬多年前的蠻荒時代,想想當時的史前人類:尼安德塔人,平均壽命只有30歲,「那時人們擔心的是,明天會不會被猛獸吃掉,而不是三高危險因子或長照」陳亮恭幽默的表示。

但是3萬多年過去,陳亮恭說,「我們正經歷史上前所未見的集體長壽現象,這是一個人類未知的領域,因此很多人擔心,高齡社會是『銀髮海嘯』、『全民負擔』」。

高齡社會的挑戰雖然很艱鉅,陳亮恭卻認為,高齡不應該是負擔,因為普遍高齡化,是社會進步才會有的果實。

但是這顆「果實」的滋味,是甜美、還是苦澀?其實取決於我們能不能活躍老化、成功老化。盛夏的夜晚,會場座無虛席,大家都想來聽聽名醫的心得,以及他所見識到的老化過程,到底有多麼的「不簡單」與「簡單」。

陳亮恭帶來很多高齡醫學相關的PPT,很多的圖表數據,但是篇幅有限,無法有聞必錄,僅歸納出個人最受用的幾點心得分享。


厭老不如詠老,樂觀心境勝過靈丹妙藥

陳亮恭用2位唐代大文學家的兩首詩作,對比老後心境的異與同,1位是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1位是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

白居易詩作名稱雖然叫做「詠」老,卻充滿著對於老化的無奈。像是眼睛酸澀,視力退化;未夜先睏,整天只想宅在家裡;腿腳無力,偶而出門還必須拄拐杖;懶得照鏡整理儀容等等。想說寫首詩,與同庚好友劉禹錫同病相憐一番。

曾經寫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劉禹錫,收到老友的作品,也唱和1首詩作,雖然也道出老化的不便,也會慨歎「老去有誰憐」?

但是劉禹錫在詩作中提醒老友:細細思量,老後也是幸福的,因為可以獲得「七十而從心所欲」後的自由自在。陳亮恭在演講中特別點出劉詩最精采的2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不要慨嘆暮年已晚,黃昏的彩霞還是能紅映滿天啊。

老人容易厭老、嘆老,但是當悲觀消極的情緒上了心,甚麼事都打不起精神來,身體就容易出問題。陳亮恭用2首詩作提醒,厭老莫如真心詠老,樂觀心境更勝靈丹妙藥。


《詠老贈夢得》 唐 白居易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閒談興,相逢尚有餘。


《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 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髮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爲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帶著使命感而活,才能對抗快速退化

陳亮恭還舉了1個科學實驗,是關於線蟲的一生。實驗結果發現,當線蟲的繁殖期一結束,活動力就快速下降,進而步向衰老死亡。陳亮恭提醒,從線蟲延伸到人類,老化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快速老化卻是重大警訊。

這讓我聯想到鮭魚,根據《科學人雜誌》報導,太平洋的鮭魚,是在淡水溪流中孵化,而後游向大海,性成熟後再返回出生地的溪流產卵,當它的繁衍天職結束後,很快就衰老死亡。

從線蟲、鮭魚、到人類,其實暗藏著共同的生命密碼。

有不少長者退休後,認為人生任務已經完成,失去生活重心、無所事事,結果往往是身心快速退化。但是也有一些長者,仍然懷抱著使命感,因此能保持一定的活動力與生命力,實現活躍老化的目標,這是我從演講得到的體悟。

老人健康與否的定義,是看自理能力、不是看慢病數量

陳亮恭又舉了英國醫學組織對於高齡醫學的建議-「與其對抗疾病,不如對抗老化」

因為醫治長者的A疾病,往往又冒出B疾病;控制了B疾病,又衍伸出C疾病,其實A、B、C疾病的共同原因都是「年齡」,也就是「老化」造成的。

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平均有3.1個慢性病,只有1成的長者沒有任何一項慢性病,陳亮恭強調,現在醫界對於長者是否健康的定義,已經不再只拘泥慢性病的控制,而是著重在生活自理功能的維持。

高齡醫學的重心,已經放在「預防失能」,陳亮恭也建議,政府也應該建立以預防失能為重心的衛福體系。如果從政府到民間,都能把終極目標訂在「有生之年儘量不要用到長照資源」的話,就不用過度擔心集體長壽會成為「銀髮海嘯」、「社會負擔」

等待推廣的「社區整合失能失智預防課程」

但是想要老後不被「長照」,儘量少用到長照資源的話,就要「制敵於機先」,也就是要「預防失能」。目前衛福單位雖然也有推動老人健康促進,鼓勵老人社會參與,但是缺乏一套有系統的推廣課程,而且強度與頻率也不夠。

台北榮總特別設計出1套「社會整合失能失智預防課程」,課程分成4個部份:1. 體適能及運動、2. 認知功能訓練、3. 營養課程、4. 慢病管理。

該套課程為期1年,結業後隨即進行追蹤調查,有完整參加課程的學員稱為「介入組」,沒有參加課程的長者稱為「對照組」。

榮總調查結果發現,2種組別相較,「介入組」的衰弱分數明顯下降;認知功能明顯上升;憂鬱症、營養不良等風險,甚至明顯下降50%~55%。顯然透過整合性、規律性的課程指導,確實是可以降低長者失能/失智的風險。

但是這套「社區整合失能失智預防課程」,因為要動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老人慢病相關各科醫師的參與,當時預算只能嘉惠大約800多名學員。

有心想要提早自我預防失能/失智的人,要如何參照課程的精神,進行自主預防呢?

為此我又特別專訪陳亮恭,陳亮恭指出,根據研究顯示,不管各國的國民所得是高是低,年過50的退化趨勢幾乎相同。換句話說,老化不是從65歲開始,50歲是關鍵轉折。

50歲之後的努力與否,到了85歲都會算總帳,「我的門診有不少百歲人瑞,大多是被推進來的,但也有的是自己走進來的。」陳亮恭指出是否有積極預防失能的差別。

如果沒有機會參與整套的預防課程,陳亮恭建議,可以先從快走運動開始。因為研究發現,步速緩慢的長者,認知功能衰退(失智症)的機率也會增高,兩者有高度正相關。

步速增加,不只可以預防早發性失智,對於體力、行動力都有正面功效,所謂強身要先健腿,提高步速、也最容易訓練。

步速可以改變老人存活的機會,這也是演講開頭時,陳亮恭會打趣說,到公園觀察長者步速的快慢,就能窺知可能的存活時間。

這場演講,陳亮恭要傳達的核心理念是,「老化很不簡單」,因為老化是一長串的原因交錯造成的;但是要「成功老化也很簡單」,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營養習慣,並且持之以恆,就能享受「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的愉悅老後了。

▶ 也可以在這裡看更多-讓老人不老 陳亮恭醫師

責任編輯:劉宣

核稿編輯:呂宇真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朱國鳳專欄】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教你用簡單方法、對抗不簡單的老化-防失智、防失能、防衰弱

專欄簡介_愛長照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