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不給你摸,不代表不喜歡你!眨眼、側躺...養貓人都該知道的「貓咪行為學」

健康特搜簿健康特搜簿 撰文者: 劉子華 醫師2021-09-27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真正的健康

最近去上了有關貓行為學的課,學到了不少在平時看診時讓貓咪更少壓力的技巧,也更了解貓咪的行為及需求。講師Sarah Heath一開始就特別強調貓咪除了生理上的健康之外,心理上的健康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們看診時常專注在現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但是貓咪在家是否過得開心、飼養環境是否適當,若主人沒有察覺,也只有等到真的發生問題(打架受傷、因為緊迫造成下泌尿道問題等)來看醫生的時候才會被討論到。

養貓,是寵物還是玩物?

養貓的歷史,目前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到約一萬年前。現代考古學家在地中海的一個島上發現了一隻小貓的骸骨,與人類一起在墓穴中長眠,但貓並不是島上的原生物種,因此推斷這隻貓與牠的主人有意味深長的關係,一起搭船去了島上、最後還葬在一起。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到現在,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並沒有改變貓是肉食動物的天性、獨立求生存且善於隱藏病痛的性格,牠們無法被訓練臣服於主人,並且在遭遇挑戰或危險的時候就會反擊以保護自己。「有些」貓喜歡與人類互動(注意不是全部),但有時我們卻在不了解貓咪的想法時,就將我們人類對於「喜愛」、覺得「好」的做法直接使用在牠們身上,或用養狗的思維來養貓,cats are not small dogs,因而造成了貓咪無形的壓力,或是當貓咪反抗、不服從時造成主人的挫折感。

以下我們來分類討論貓咪對於生活環境的各種需求,要成為稱職的主人我們該怎麼做才好:

打造舒適、符合「牠」需求的生活環境

要有躲藏、休息的地方

貓是性格獨立的生物,適合牠們安心休息的地方最好是高處、至少要有淺淺的矮牆包圍感(我家貓很愛原本裝鞋的空盒甚至蓋子)要不要屋頂看偏好、最好能看到窗外景色,然後可以有很多個休息處。其實自己動手拿紙箱挖洞放在衣櫃上就很棒了,還可以兼貓抓板用、髒了就丟換。

獨立的資源

多貓家庭要特別注意顧及每隻貓的地盤,除非牠們感情很好(會互相舔毛、蹭臉、窩在一起睡覺這種)不然不會想要共用休息處,並且連食物、水碗、貓砂盆、貓抓板玩具等也都應該要多提供幾個讓貓咪自由選擇。在社交媒體上常看到貓咪排成一排吃飯,乍看之下好像很可愛,但除非你很確定每一隻貓都不介意跟別人一起吃飯,不然若是家中貓咪有明顯地位階級的差別(這是很常有的事),一起吃飯反而變成你為弱小的貓施加心理壓力的活動,牠必須冒著被霸凌、搶食的風險過去,只想趕快吃完然後閃人。就算要一起定時放飯也盡量讓每隻貓有自己的角落安心吃飯。水碗也要多放幾個,增加喝水的機會避免泌尿道疾病發生。貓砂盆建議比貓的數量再 +1,分散位置並且定時清潔。

寵物貓的運動

1
2
單頁閱讀
健康特搜簿

健康特搜簿

查看全部

合作專家群

這是一個醫療健康新知的特搜園地,若您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到我們特搜簿,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sharon_chen@bwnet.com.tw)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