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差在哪?存活率又是如何?4大QA一次解析

子宮內膜癌與荷爾蒙有關,現代人肥胖比例提高,也增加了罹癌風險。因為體脂肪多寡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也就是俗稱的「雌激素」。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陳宛欣2022-04-19

據最新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中顯示,「子宮體癌(corpus carcinoma)」已列入十大癌症之中,而其中超過9成的子宮體癌都屬於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而一般人熟知的女性癌症多是子宮頸癌和卵巢癌,殊不知子宮內膜癌慢慢增加,已是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六名,一年增加2400至2500人左右,甚至有年輕化趨勢。

什麼是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源自於子宮體的內膜所產生的癌症,好發於年齡超過50歲的婦女。而且9成以上患者會有不正常的子宮出血,另外伴隨骨盆腔及背部疼痛,較晚期則會出現膀胱及腸道的症狀。子宮內膜癌和乳癌、大腸癌類似,都是一種現代文明病,近年來可能因為生活、飲食西化,罹患子宮內膜癌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黃閔照認為,子宮內膜癌與荷爾蒙有關,現代人肥胖比例提高,也增加了罹癌風險。因為體脂肪多寡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也就是俗稱的「雌激素」。若子宮內膜不斷受到雌激素刺激,會增加罹癌風險,尤其BMI值超過25的肥胖者會比一般人高出3倍風險,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家族史者也得小心。

另外,未懷孕、初經早、停經晚者罹癌風險也較一般人高,因為身體歷經的月經週期數越長,表示子宮內膜越常受到荷爾蒙刺激,如此一來就更易罹患子宮內膜癌。反之,懷孕時因黃體作用,持續分泌黃體素讓子宮肌肉放鬆,並抑制荷爾蒙對子宮內膜的刺激,因此生小孩次數多,罹癌風險會減少。

【延伸閱讀】月經滴滴答答 檢查竟是子宮內膜癌!遠離婦癌,妳該減肥和排除體內塑化劑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

1.陰道不正常出血,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出血
2.月經週期42天、43天來一次,或者一次超過7天且摻雜血塊
3.陰道長期有水狀分泌物

提醒:更年後出血,務必做超音波檢查,確認子宮內膜厚度(一般更年期可能小於0.4公分)。若子宮內膜過厚、呈現不規則形狀,須透過子宮內膜切片或子宮腔鏡,確定是否為惡性腫瘤。

【延伸閱讀】「子宮內膜癌」沒生育也是高危險群!成因為何?如何預防?能檢查嗎?快避開這些NG飲食

子宮內膜癌第一~第四期的風險?

●第一期:癌症局限在子宮裡
IA期:局限於子宮內膜或侵入子宮肌層,但不超過1/2
IB期:侵入子宮肌層,而且超過1/2

●第二期:侵犯到子宮頸,但未擴散到子宮以外
IIA期:內膜癌侵犯子宮頸腺體
IIB期:內膜癌侵犯子宮頸腺體下組織

●第三期:侵犯到子宮以外,但範圍仍在骨盆腔內
IIIA期:侵犯到子宮漿膜層或輸卵管與卵巢
IIIB期:侵犯至陰道或子宮頸旁組織
IIIC期:侵犯骨盆腔或主動脈旁淋巴結

●第四期:侵犯到膀胱或腸黏膜,或遠端轉移
IVA期:侵犯膀胱或腸子黏膜層
IVB期:遠處轉移,包括腹腔內擴散或腹股溝淋巴結轉移

【延伸閱讀】「子宮內膜癌」第一期治癒率在9成以上!從檢查方式到治療,4大QA讓妳更認識子宮內膜癌

不同期數的存活率各是多少?

根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第一期到第四期的5年存活率各是:

●第一期:約9成

●第二期:約8成

●第三期:可達6成

●第四期:不到2成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雖然高,但治癒率也高。第一期治癒率在九成以上,若是更早期發現,治癒率還能到九成九,只要切除、術後定期追蹤便可。若拖到第四期,存活率可能就只剩下二成左右。

【延伸閱讀】經痛別忍!是肌瘤、肌腺症還是巧克力囊腫?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有關嗎?解析6大「常見婦科疾病」

責任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