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有分5種:A、B、C、D、E,差在哪?2種會自行痊癒、3種恐進展成肝癌!醫師一次解析

依據肝臟發炎的時間長短,病毒性肝炎可以分成急性與慢性。「急性肝炎」指的是6個月以下的肝臟發炎,期間內從沒有症狀、症狀不明顯,到產生猛爆性肝炎、甚至死亡。

病毒性肝炎是什麼?會出現什麼症狀?

病毒性肝炎是指病毒攻擊肝臟引起的肝臟發炎,根據感染的病毒種類不同,最常見的是A~E型肝炎。然而,A~E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症狀十分類似,而且常常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認成其他器官的問題,而忽略掉肝臟正在發炎。

肝炎最容易被發現的症狀是「黃疸」,但是黃疸前會有一段病毒的潛伏期。潛伏期症狀包含: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疲倦、全身無力、關節痛、肌肉痛、頭痛、畏光、咽喉炎、咳嗽、鼻炎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通常會在黃疸的1~2週前出現,在皮膚明顯發黃前1~5天也有可能發現茶色尿 (tea color urine)。黃疸發生後,前面敘述的症狀通常會慢慢消失,隨之而來的是肝臟腫大,並可能產生右上腹悶痛。

急性與慢性肝炎會造成什麼危害?沒症狀也會有危險?

依據肝臟發炎的時間長短,病毒性肝炎可以分成急性與慢性。「急性肝炎」指的是6個月以下的肝臟發炎,期間內從沒有症狀、症狀不明顯,到產生猛爆性肝炎、甚至死亡;「慢性肝炎」指的是超過6個月的肝臟發炎,通常體內帶有肝炎病毒,對肝臟細胞慢慢產生破壞,持續性的肝臟發炎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也就是我們常說「肝病三部曲」。

有慢性病毒感染者可能沒有症狀,但是由於肝炎病毒可能間歇性地破壞肝臟細胞,所以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可能突然出現「急性發作」的情形,急性發作時會發生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全身無力、黃疸等類似急性肝炎的症狀,也會導致肝衰竭。

因此,帶有慢性肝炎病毒的人控制病毒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平時沒有症狀,也要持續追蹤肝指數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肝指數上升,就應該考慮接受治療。

A~E型肝炎有什麼差異?

所有肝炎病毒都可能引起「急性肝炎」,但只有B~D型肝炎病毒會導致「慢性肝炎」,最後進展到肝硬化或肝癌。A和E型肝炎一般嚴重度比較輕微,主要藉由糞口感染,通常不需要治療就會自行痊癒。B~D型肝炎因為會導致慢性肝炎,總體來說對人們的危害程度較高,主要透過不乾淨的針具(輸血、靜脈藥物注射、器官移植、血液透析、針灸、民俗醫療、刺青等)、母子垂直傳染、或性行為等途徑感染。

目前B型肝炎已經有針對性的藥物;而C型肝炎也已經有成熟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療法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 DAA);D型肝炎傳統上是使用干擾素治療,但可惜目前台灣已經沒有流通的干擾素。B型肝炎的治療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C型肝炎的治療我們將在其他文章介紹。

有B肝才會得D肝?介紹BD肝獨特的連帶關係

大家可能都聽過A、B、C、E型肝炎,但對於D型肝炎比較陌生。原因是D型肝炎病毒需要B型肝炎病毒的協助,才能在人體內複製。D肝可以跟B肝同時感染,也可能感染已經帶有B肝病毒的患者。D型肝炎的感染年紀、潛伏期及感染途徑都與B型肝炎十分類似,不同的是D型肝炎造成猛爆性肝炎的比例比其他四型病毒性肝炎高 (5%-20%)。

1
2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