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分急性、慢性,症狀有哪些?會傳染嗎?治療、預防、飲食禁忌詳解

世界肝炎日(World Hepatitis Day)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8個全球公共衛生活動之一,選定7月28日作為世界肝炎日,是以發現B型肝炎表面抗原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Baruch Samuel Blumberg教授的生日作為紀念,並向其致敬。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4-06-27

肝炎是什麼?
肝炎的種類、傳染途徑
急性、慢性肝炎症狀
如何知道自己有肝炎?
肝炎如何治療?
肝炎飲食禁忌
如何預防肝炎?
{DS}

世界肝炎日(World Hepatitis Day)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8個全球公共衛生活動之一,選定7月28日作為世界肝炎日,是以發現B型肝炎表面抗原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Baruch Samuel Blumberg教授的生日作為紀念,並向其致敬。任何原因引起肝臟發炎,造成肝細胞的破壞,都稱為「肝炎」。肝炎症狀、種類有哪些?會傳染嗎?如何知道自己有肝炎?以下為您整理肝炎的治療、預防方法,以及飲食禁忌。

肝炎是什麼?

任何原因引起肝臟發炎,造成肝細胞的破壞,都稱為「肝炎」。外來物質或病毒侵入人體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發動炎性細胞(例如:淋巴球)浸潤到組織內放出免疫物質,以對抗外來物,稱為「炎性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發炎」。這種反應若發生在肝臟,就是「肝炎」。

肝炎的種類、傳染途徑

不同的原因會引起不同的肝炎,其中主要分為「病毒性肝炎」以及「非病毒性肝炎」兩大類,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說明:

病毒性肝炎

有多種病毒可以引起肝炎,其中主要變化在肝臟的有五種,即是A、B、C、D、E型肝炎病毒。 B、C、D型肝炎病毒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但A、E型肝炎一般不會演變成慢性肝炎。

  • A型及E型肝炎:A型及E型肝炎是經由不潔的食物及飲水傳染。早期環境衛生較差,A型肝炎較盛行,但隨著環 境改善,目前較少見。E型肝炎在國內沒有大流行過,主要是國人出國旅遊從疫區感染帶回來的。

  • B型肝炎:是經由血液及體液傳染。台灣的B型肝炎約有一半是經由母子「垂直傳染」,另一半是「水平傳染」得到的。

  • C型肝炎:C型肝炎傳染途徑與B型肝炎差不多,主要由血液及體液傳染,很少經由母子垂直感染。

  • D型肝炎:D型肝炎是一種有缺陷的病毒,需要B型肝炎表面抗原配合,才有感染力,也就是D型肝炎病毒,只會感染B型肝炎患者。D型肝炎主要由嫖妓和靜脈毒癮而感染,因為約25%性工作者和80%靜脈毒癮患者都是D型肝炎的病患。


非病毒性肝炎

  • 酒精性肝病:因長期酗酒所造成的肝病。酒精本身會直接或間接破壞肝細胞,導致肝的纖維化。初期是脂肪肝,再來會發展成酒精性肝炎,最後會演變成酒精性肝硬化,甚至罹患肝癌。

  • 藥物或毒性性肝病:因藥物、化學藥品或其他對肝臟有毒害作用的物質例如食物受到黃麴毒素等污染所造成的慢性肝病,會增加發生肝癌的機會。

  • 新陳代謝異常肝病:體內對某種物質新陳代謝不良所引起的肝病。像是威爾遜氏症,是體內對銅的代謝出問題所導致的肝病。

急性、慢性肝炎症狀

桃園醫院衛教資訊說明,人體其他部位發炎時,很容易會有紅腫熱痛等等症狀產生,讓我們有所警覺。但是肝炎卻不一定會有症狀。因為肝臟本身沒有什麼神經,不容易有疼痛的感覺;而且肝臟的再生能力、儲備能力都很強,被破壞的肝細胞很快的就會被再生的新細胞遞補,而且只要有1/5的肝臟,就能維持正常運作功能。因此,除了急性肝炎之外,60%~70%的肝炎都是沒有症狀、悄悄進行的。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分別說明急性、慢性肝炎定義、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定義

肝臟正處於急性發炎狀態,肝功能指數AST(又稱GOT)及ALT(又稱GPT),超過正常值上限,且發炎在6個月內消失。

發炎的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肝功能指數仍高於正常值上限。

病因

A、B、C、D、E等肝炎病毒;另酒精、藥物、保健食品、中草藥等也可能引起。

多半是脂肪肝、B、C型肝炎病毒引起。自體免疫疾病、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保健食品或是長期酗酒,也可能引起慢性肝炎。

症狀

  • 疲倦
  • 胃口不好
  • 噁心、嘔吐
  • 情況嚴重者會出現黃疸、右上腹悶痛、茶色尿等症狀。

多數沒有症狀,部份患者會有:

  • 疲倦
  • 胃口不好
  • 噁心、嘔吐
  • 黃疸
  • 右上腹悶痛
  • 茶色尿等症狀。

如何知道自己有肝炎?

肝炎如何診斷與檢查?衛福部草屯療養院以下整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猛爆性肝炎等病症的診斷、檢查方法:


診斷、檢查方法

病毒性肝炎

包括A型、B型、C型、D型與E型,不論感染到哪一種肝炎病毒,必須透過抽血檢驗血清肝炎病毒標記及鑑別診斷才能明確得知所感染的病毒種類。

猛爆性肝炎
(急性肝衰竭)

要確診是不是為猛爆性肝炎,除了問診、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外,「黃疸後8週發生肝腦病變」就是一個明確的定義。

酒精性肝炎

  • GOT>GPT的數值經常可見大於1甚至2或3,這是酒精性肝病特有的情況。
  • 藉由抽血分析膽道酵素即可確定患者最近飲酒情形,以及評估有沒有可能為酒精性肝病的徵狀。
  • 全套血液檢查:酒精導致的肝功能不佳,會造成體內葉酸與維生素B12缺乏,影響造血功能,酒精性肝病患者常見合併貧血症狀,此時可從過大的紅血球外觀看出端倪。

藥物性肝炎

常見患者都是出現黃疸或有明顯不舒服的症狀時,才會主動到醫院就診,診斷卻相當困難,在臨床上必須先排除病毒性、脂肪肝和酒精性等各類肝炎後,才會考慮是否為藥物所導致。

脂肪肝

臨床上還是以超音波等影像檢查為較常使用的診斷工具。只是由於功能設計的侷限,肝臟脂肪含量必須超過20%~30%,才會比較明顯有脂肪肝影像變化。利用超音波影像變化脂肪肝被分為三種分級:

•輕度:肝臟顯像呈現較白、較亮,能與腎臟做出對比。
•中度:肝臟血管模糊不清。
•重度:整個肝臟呈現白色,但後方卻呈現黑色。這是因為超音波無法穿透脂肪,當脂肪阻隔超音波的反射,就不能接收到訊號,影像後方就會呈現黑色。

肝炎如何治療?

急性肝炎治療:依據病因治療,例如若是肝炎病毒引起可視病情需要給予抗病毒藥物以及支持性治療。建議戒酒、停止保健食品、中草藥以及不必要的藥物。

慢性肝炎治療:依據病因治療,例如若是肝炎病毒引起可視病情需要給予抗病毒藥物,若是因脂肪肝引起則通常建議矯正過重的體重、增加運動量以及減少酒精、油脂、果糖的攝取。必須戒酒、停止保健食品、中草藥以及不必要的藥物。

肝炎飲食禁忌

肝炎患者的飲食一般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他命、低脂肪為原則,發病初期以少油為主,糖量可適當增加,但不宜過多;恢復期可增加蛋白質食品。亞洲大學附設醫院以下說明肝炎飲食禁忌:

  • 忌油膩:肝病患者因膽汁分泌障礙,對油脂類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不良,所以不能過食油膩。
  • 忌暴食:肝病病人消化吸收功能較弱,少量多餐,可減輕腹脹、噁心等腸胃道症狀,也可減低肝臟負擔,有利於肝細胞恢復。
  • 忌過鹹:烹調食物不宜過鹹,尤其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應以低鹽食物為主。
  • 肝炎飲食宜忌詳如下表:

肝炎適宜食物

肝炎禁忌食物

燉且易吸收之食品與新鮮蔬果。
如:新鮮魚肉、瘦肉、蛤蜊、蕃茄、蓮藕、紅蘿蔔、青色葉菜類、牛乳、雞蛋、木瓜、梨子等。

  • 火爆油炸物,如:香腸、臘肉、油條、花生。
  • 易腐敗之海產類,如蝦、蟹。
  • 刺激性飲料,如:咖啡、可樂、濃茶。
  • 化學合成物,如食品罐頭。
  • 多油膩食物,如:肥肉、動物皮。

如何預防肝炎?

想要預防肝炎上身,日常飲食、衛生習慣與疫苗接種相當重要。下表整理幾項預防措施,可以幫助減少感染肝炎的風險,保護肝臟健康。


預防方法

A型肝炎
E型肝炎

預防措施是注意飲食、個人和環境衛生。A型肝炎可以施打疫苗以預防感染,E型肝炎則尚無疫苗

B型肝炎

預防傳染的方法是避免不必要的打針、輸血、刺青、穿耳洞,不共用牙刷、刮鬍刀。若尚未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須注射B型肝炎疫苗。

C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急性期過後,85%以上會演變成慢性肝炎,甚至有25%會轉為肝硬化,最後演變成肝癌。為了避免肝炎持續惡化,C型肝炎患者和B型肝炎患者一樣需要及早治療,並配合醫師指示定期追蹤檢查。C型肝炎目前仍無疫苗。

D型肝炎

預防D型肝炎的方法就是預防感染到B型肝炎,同時避免靜脈毒癮及不正當之性行為。

酒精性肝炎

  1. 確定能夠預防酒精性肝炎的唯一方法是避免所有酒精。
  2. 預防C型肝炎:如果您患有C型肝炎且飲酒,您患肝硬化的可能性遠遠高於不喝酒的人。
  3. 服用藥物時請勿飲酒,因為藥物與酒精合用時可能出現併發症,尤其是服用止痛藥,如普拿疼。

延伸閱讀
疲勞、皮膚變黃...竟然是肝生病了!肝膽內科醫師解析「B型肝炎」2大迷思+2大症狀
誤食中草藥、脂肪肝...造成肝指數過高的6大原因!一文看懂肝指數過高治療及飲食禁忌
恐引起猛爆性肝炎的「C肝」,多數患者竟沒症狀!醫師公開:杜絕C肝必知3大重點

資料來源: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桃園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雙和醫院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