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注意疲倦、黃疸7大症狀!前兆有哪些?看哪一科?會好嗎?飲食、治療完整解析

肝硬化(Liver Cirrohsis),顧名思義就是肝變硬了,失去正常的柔軟性,摸起來像木板或石頭一樣硬梆梆,就稱為「肝硬化」。

良醫劃重點良醫劃重點 撰文者: 曾耀儀 整理2024-06-25

肝硬化7大症狀
肝硬化原因為何?
肝硬化有什麼前兆?
肝硬化的分級為何?
肝硬化會變肝癌嗎?
肝硬化會好嗎?如何治療?
肝硬化能活多久?
如何預防肝硬化?
肝硬化飲食要注意什麼?
肝硬化要看哪一科?
{DS}

肝硬化(Liver Cirrohsis),顧名思義就是肝變硬了,失去正常的柔軟性,摸起來像木板或石頭一樣硬梆梆,就稱為「肝硬化」。而正常人的肝臟,應該要像菜市場賣的豬肝一樣,看起來表面是平滑的,摸起來是軟軟的,這是因為正常的肝臟除了柔軟的肝細胞外,很少有纖維組織。一旦纖維組織增多,整個肝臟也就變硬了。肝硬化症狀有哪些?有什麼前兆?能活多久?不能吃什麼食物?以下完整說明。

肝硬化7大症狀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撰文指出,在肝硬化的早期、中期通常都沒有什麼症狀,到了末期可能會有以下的症狀:

  1. 疲倦:體力減退,容易疲勞。
  2. 黃疸:眼白及皮膚變黃。
  3. 男性胸部腫大:男性的乳房大起來,醫學上稱為「男性女乳症」。
  4. 出血傾向:牙齦容易出血,皮膚容易瘀青。
  5. 解血便或吐血:因為併發食道靜脈瘤破裂而出血。
  6. 腹水及水腫:肝臟製造的蛋白質不夠,因此會出現腹水及水腫現象。
  7. 肝昏迷:肝硬化末期患者,體內的毒素無法經由肝臟解毒,毒素積存在體內,抑制腦細胞的活性,引起肝昏迷。

▲肝臟損傷程度。(圖/翻攝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肝硬化原因為何?

不管什麼原因讓肝細胞大量或長期壞死,只要纖維組織增加,時間一久,肝臟就慢慢變硬,形成肝硬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列出肝硬化常見5大原因:

  1. 慢性B型或C型肝炎:由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若長期發炎,也會引起纖維組織增加,久而久之就變成肝硬化。
  2. 長期酗酒:長期大量飲酒,造成肝組織發炎壞死,先形成酒精性肝炎,最後演變為肝硬化。
  3. 藥物中毒:服用各種藥物,以及各種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甚至保健食品,引起肝細胞大量壞死,形成肝硬化。
  4. 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引起肝內外膽管細胞發炎壞死,造成膽汁鬱積不通,久而久之形成肝硬化。
  5. 先天性銅離子代謝異常(威爾森氏症):由於銅離子代謝異常,過多的銅離子沈積於肝、腦等器官,除了造成腦細胞受損,也破壞肝臟,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有什麼前兆?

肝臟是沈默的器官,肝纖維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幾乎沒有症狀,通常有症狀時,肝硬化已經進展到中後期,僅有少數在初期會出現不適。中山醫附醫肝病防治中心指出,肝硬化早期有以下症狀:

  1. 似感冒、軟弱、疲倦無力
  2. 厭食、消化不良
  3. 腸胃道的問題如:便秘、腹瀉、腹脹、噁心、嘔吐
  4. 以及伴隨右上腹部疼痛。

肝硬化的分級為何?

評估肝硬化嚴重程度是根據「Child - Pugh分級方法」,依血清白蛋白、黃疸指數、凝血時間、腹水、肝腦病變等5項評估計分,將肝硬化分A、B、C三個等級,其中C級最嚴重,當肝硬化進入B級中期甚至於C級時,就很有可能出現疲倦、虛弱、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下肢水腫、腹水、黃疸、皮膚搔癢、瘀青出血、肝昏迷、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門靜脈高壓等嚴重併發症。

肝硬化會變肝癌嗎?

肝硬化是產生肝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肝癌的發生就如同大家熟悉的肝病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患常先有肝炎及肝硬化之後,才發展出肝癌,肝硬化的患者,肝癌的年發病率為5 %。


肝硬化會好嗎?如何治療?

至目前為止,尚無藥物可使肝硬化痊癒。一旦產生肝硬化就較難復原恢復正常,故應以預防為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說明:

  1. 慢性B型肝炎病人有嚴重發炎時,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2. 慢性發炎時應尋求長效干擾素治療及抗病毒藥物治療;
  3. 慢性C型肝炎病人,應尋求長效干擾素合併雷巴威靈治療或是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藥物治療;
  4. 酒精性肝病病人應及早戒酒。

肝硬化能活多久?

代償良好之肝硬化病人有九成之機會可存活10 ~ 15年以上。一旦,肝代償不全合併症發生,其一年之存活率即大幅下降至九成以下,五年存活率低於五成,此時,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


如何預防肝硬化?

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曾在節目中分享,預防肝硬化的重點是要及早發現、持續治療不可中斷,也要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他提供5招預防肝硬化的方法:

  1. 多運動可以減少脂肪肝。
  2. 不熬夜:充足睡眠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不讓病毒性肝炎趁虛而入。
  3. 少吃藥:「醫師開的藥要吃」,蕭敦仁提醒,除了醫師開的藥物,如果要吃其他的健康食品,應先考慮服藥後的利弊得失,可以不要吃的就不要吃,減少肝臟負擔與藥物性肝病,如果真的要吃,應認明有小綠人標章的食品。
  4. 規律如廁:肝臟會透過腸道,將膽汁分泌至腸道內幫助油脂吸收,再排出體外,但若有便秘,膽汁就會經由腸肝循環吸收回體內,反倒造成膽固醇過高。
  5. 定期檢查:不要等到有症狀才就醫,因為「就很嚴重了」,如果檢查發現肝指數過高,即使沒有症狀也別輕忽,及早治療就能避免進展成肝癌或是肝硬化。

另外,肝病學術基金會提醒,要避免「肝纖維化」進展惡化為「肝硬化」,最重要的就是消除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

  1. 如果是B、C肝病毒引起,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2. 自體免疫疾病可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
  3. 酒精性肝炎的病人得下定決心徹底戒酒;
  4. 脂肪肝就應該減重,控制飲食。

當肝臟遠離慢性發炎的原因,肝纖維化就會逐漸獲得控制,並有機會逆轉。

肝硬化飲食原則

肝硬化患者在飲食上,不須嚴格限制蛋白質,反而要有適當的蛋白質避免因營養不良造成腹水更嚴重;除反覆性肝昏迷或腎功能差才需稍作限制蛋白質。以下阮綜合醫院介紹「肝硬化飲食原則」:

  1. 肝硬化前期:採高蛋白質飲食,增加魚、肉、蛋、牛奶等。
  2. 肝硬化後期:採低蛋白質飲食,以減少氨(阿摩尼亞)的產生。如:乳酪、酸乳、雞肉、義大利香腸、火腿、花生醬、馬鈴薯、洋蔥及內臟等應少吃。
  3. 合併有食道靜脈曲張者,需細嚼慢嚥,選擇溫和軟質食物,勿食用粗糙堅硬的食物,以免對食道造成傷害。
  4. 出現肝昏迷症狀時,需立即降低蛋白質的攝取,避免食用含氨(阿摩尼亞) 量高的食物:如各式乳酪、酸乳、雞肉、香腸、 火腿、馬鈴薯、洋蔥等。
  5. 合併有腹水,需依醫囑限制鹽分的攝取。


肝硬化要看哪一科?

如發現肝炎別害怕,至肝膽腸胃科醫師透過定期追蹤、治療,就可有效控制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延伸閱讀
甩掉脂肪肝最有效的動作!印度瑜珈冠軍教你:每天3分鐘修復肝臟,肝硬化、肝炎都改善
「全身搔癢」原來不是換季害的,竟是「肝硬化」!「4種常見症狀」都是肝的求救訊號
便便「變色」不只腸胃出問題,竟可能是「肝硬化」!外科醫師揭13種可能的危險疾病

資料來源: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中國醫附醫中山醫附醫彰化基督教醫院阮綜合醫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良醫劃重點

良醫劃重點

查看全部

良醫小編群

由良醫小編精選,這裡提供醫療健康生活...等,讀者需要的重要時事與新知整理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