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近650萬人陷散光困擾!醫點名「3大用眼族群」要注意,散光超過「●●度」建議矯正
散光患者看物體時,邊界會模糊不清或有光暈,因此有不少人誤以為是近視的關係,甚至認為只需要增加近視度數即可解決散光。
正常的視力光線入眼後聚焦為一點,散光則在光線入眼後無法聚焦,造成影像散亂。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全台有將近650萬國人有散光問題!為解決散光困擾,許多人會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榮譽理事、馬偕紀念醫院眼科資深主治醫師鄭惠川提醒,散光未矯正或矯正不足,恐增加視力模糊、眼睛疲勞問題,甚至伴隨光暈、頭痛肩頸痛等症狀。
散光未矯正恐伴隨6大用眼與身體不適
鄭惠川引述衛福部統計指出, 台灣6~11歲散光盛行率為19.3%,18~24歲37.9%,而18~24歲與25~39歲也有高達42.4%與41.5%的比例,可見散光是國人普遍且常見的視力問題。鄭惠川表示,散光未矯正或矯正不足,可能伴隨更多用眼與身體不適,包括:
- 眩光
- 疊影
- 視力模糊
- 頭痛
- 肩頸痛
- 眼睛痠/累
三大用眼族群注意!散光不矯正影響生活、視力甚鉅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散光會增加閱讀困擾,影響學生族課業成績;而工作效率也會因散光影響而低下。鄭惠川解釋,目前已有不少國際研究發現,散光問題影響生活與視力甚鉅,更提醒以下三大長時間用眼族群要特別留意:
散光不矯正,【學生族】整體成績恐下降5-12%
國際研究指出,患有散光的學生,其課業成績可能受散光症狀影響,包含閱讀率下降2%、理解能力下降5%,導致口語表達、閱讀速度受限外,其整體學業成績也相較有矯正散光的學生下降5-12%。鄭惠川醫師提醒,由於青年學子唸書、上課,考試等都需長時間用眼,提醒家長與學子應留意散光帶來的影響,降低對學業的衝擊。
散光不矯正,【上班族】效率低、犯錯比例高38%
由於上班族時常盯著電腦螢幕、手機等工作,或是每天閱讀大量文件,其散光帶來的眩光、疊影或眼睛痠等,恐讓上班族效率與表現打折。國際研究點出,患有散光的上班族群,其執行工作任務速度慢9-20%,甚至工作犯錯比例也高出38%。
散光不矯正,恐影響【休閒運動族】運動表現
許多民眾喜歡運動,鄭惠川醫師提醒,患有散光症狀的人,容易因光線變化造成眼部不適,尤其晚上光線下降導致瞳孔放大,使得散光、疊影困擾加重。鄭惠川醫師引用文獻表示,散光會造成立體視覺異常,也就是無法精準判斷位置與立體感下降,讓運動表現不如預期。
醫揭散光矯正常見2消極處理態度
然而,網路社群中卻有許多人對散光矯正處於消極處理態度,包含「以為散光症狀習慣就好」、「加深近視度數就可以解決散光」,甚至購買隱形眼鏡時未留意散光問題,更未經專業驗配確認而自行購買。根據觀察網路社群討論,不少民眾缺乏正確散光衛教知識,對散光矯正態度消極,包括:
消極心態一:「以為散光症狀可以習慣就好」
社群討論中有不少人覺得「散光從小就有」、「散光不影響生活」,甚至以為「散光可以習慣」等,便認為不矯正也沒關係,甚至認為散光度數不高,只要戴一般近視眼鏡就能勉強看得清楚。
鄭惠川提醒,散光若沒有好好處理,會衍生更多的視力問題,甚至引發其他眼部與身體不適困擾。國際研究即指出,散光若未適當矯正,患者可能會出現眩光、疊影模糊、眼睛痠/累,甚至伴隨頭痛或肩頸痛等。
消極心態二: 「以為散光只要加深近視度數就可以」
散光患者看物體時,邊界會模糊不清或有光暈,因此有不少人誤以為是近視的關係,甚至認為只需要增加近視度數即可解決散光。鄭惠川說明,無論是眼鏡或隱形眼鏡,都應經由專業驗光人員進行眼部狀況檢測,並以配鏡處方箋的方式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矯正方案。
不過,有許多人不清楚隱形眼鏡也屬醫療器材之一,應經由專業人員的評估與驗配,而非自行購買近視度數較深的隱形眼鏡以應付日常視力所需。鄭惠川引用國際文獻指出,散光過矯或欠矯,視力品質下降、眩光風險增加53%~77%、夜間駕駛困難66%、跌倒風險增45%,甚至是道路碰撞死亡率比白天駕駛高3倍。
此外,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榮譽理事、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蕭清仁博士觀察發現,目前有許多人會配戴隱形眼鏡,卻忽略隱形眼鏡屬醫療器材,配戴前應透過正確的驗配步驟。他提醒,切勿在沒有專業人員協助下自行購買,或以為加深鏡片度數就以為可解決視力與散光問題。
隱形眼鏡購買前未驗光 年輕族群眼睛不適連帶影響生活
蕭清仁表示,許多年輕患者因多數愛美不喜歡戴眼鏡,便會自行到藥妝通路購買喜歡的隱形眼鏡。由於未經過專業的驗配,因此在戴上沒多久,眼睛不適、痠痛、乾澀等問題層出不窮,經詢問才發現是隱形眼鏡的問題。 他指出,目前散光矯正可透過眼鏡、散光軟式隱形眼鏡等方式進行。與眼鏡相比,許多患者購買隱形眼鏡反而會忽略驗光、驗配及試戴後的評估。甚至缺乏與專業驗光人員的諮詢,僅把隱形眼鏡當作日用品,直接到藥妝通路或網購平台自行挑選。
蕭清仁補充,一份全球調查資料中顯示,台灣民眾使用眼鏡矯正散光的比例高達84%,但是使用散光隱形眼鏡的比例僅10.8%,顯現散光患者在選擇隱形眼鏡作為矯正方案時,容易忽略所選的鏡片是否具備散光矯正功能。
根據隱形眼鏡刊物Contact Lens Spectrum 2024年公布資料顯示,台灣隱形眼鏡使用者有超過85%的人以近視鏡片矯正視力,僅13%選擇散光鏡片,比例遠低於日、澳、加等國,顯示許多民眾未正確選擇隱形眼鏡矯正視力。
此外,酷柏光學最新台灣消費者隱形眼鏡使用調查也證實,45%有散光困擾卻沒有配戴散光鏡片的消費者,是因為不知道有散光拋棄式隱形眼鏡,更有部分消費者僅會在特定時機,如:開車、上班需要使用電腦時才配戴散光鏡片,可見台灣散光患者配戴隱形眼鏡時,對於如何選擇散光隱形眼鏡矯正處方的正確衛教知識,仍有待提升。
3要3步守護散光患者新「視」界
散光是因為光線入眼後,所產生的多焦點無法於視網膜聚焦,造成影像散亂,因此需透過專業的儀器才能確定散光度數。蕭清仁指出,目前國際使用的軟式散光隱眼驗配流程,是透過完整且個人化的11步驟,包含:了解患者生活習慣、工作狀態、眼球數據、眼瞼高度檢查,散光度數、軸位,以及合適的隱形眼鏡類型如散光、矽水膠、日拋等,幫助民眾選擇正確的矯正產品。
此外,若有配戴軟式散光隱形眼鏡需求,蕭清仁建議可前往有配置專業驗光人員的場所,並依照檢查後的處方與驗光人員討論合適的矯正方案。鄭惠川也表示,全台近650萬散光患者中,有70%-80%的度數是低於1.50DC(150度),臨床中通常只要散光度數0.50DC(50度)就需矯正,因此提醒有散光問題的民眾應留意自身的度數,切勿因錯誤迷思影響治療行動。
為破解民眾錯誤觀念,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推「3要3步」口訣,提醒患者正視散光問題,並透過個人化驗配為自身的用眼品質把關:
個人化散光驗配「3要」
- 「要驗配」:由於每個人散光度數與角膜弧度等不盡相同,購買隱形眼鏡前,應至具備專業驗光人員之通路諮詢,切勿至藥妝通路與網購平台等自行購買,恐會矯正不成反又影響用眼品質。
- 「要試戴」:當確認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矯正處方後,建議試戴以利確認度數是否穩定、配戴後鏡片鬆緊度是否適合,以及綜合度數與鬆緊度評估後是否舒適等情形,以利更好的矯正效果。
- 「要定檢」:由於隱形眼鏡屬於醫療器材,建議初次配戴隱形眼鏡的患者配戴後的1周、1個月、3個月與6個月等進行回診,同步確認配戴後視力與鏡片依從性,以利評估用眼情況與使用的安全性,非初次配戴者也應固定6~12個月進行回診,以確保度數是否改變及眼睛健康狀況。
個人化散光驗配「3步」
- 「述」:應與驗光人員說明自身病史、配戴經歷、用眼狀況等,以利評估使用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的合適性。
- 「驗」:檢驗眼部參數、角膜型態、眼屈光、瞳孔直徑、眼瞼張力等,確認個人的眼睛數值。
- 「選」:依據檢驗後的處方,再選擇適合的產品、材質與配戴週期,如散光、矽水膠、日拋等。
【延伸閱讀】
「近視、遠視、散光、老花」都有視野模糊,到底差在哪?一圖看懂4大眼疾差異
買「隱形眼鏡」只會挑度數?難怪眼睛乾澀又缺氧!驗光師揭「挑選4關鍵」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