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最近院所
... 定位中 ...

認識糖尿病

【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系列】生酮飲食究竟可不可用在糖尿病友身上?

【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系列】生酮飲食究竟可不可用在糖尿病友身上?

與朋友分享:
LINE

文章出處:愛胰協會網站
撰  文:游能俊醫師

回應糖友友的提問(短問長答):

 在進入本文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無論你有沒有糖尿病,一天測三餐前後加上睡前血糖,這一天的七個數字,完全相同在另一天重現的機率是多少?

我估算是1500-3000億分之一。

 當然血糖是個範圍值,在治療變項上沒有上千億的變化,但每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數量、敏感性、年齡、腎功能、活動量、飮食、情緒、壓力、合併疾病、學習能力、控制動機、家庭支持、社交活動、經濟能力……都會影響血糖控制,因此,我從來就不認為有任何二位患者是一様的。

 因個别化而高度複雜的糖尿病,怎麼可能是,只要做一件什麼事……就完美治療糖尿病呢?生酮飲食看似符合邏輯,只要從醣類下手,去掉人體最直接快速的葡萄糖來源,不就從此消滅糖尿病了嗎?

 這個論點忽略了肝醣分解所產生的葡萄糖(就算不吃食物,人體也會產糖),沒有考慮胰島素對血糖調控的能力,更嚴重低估了高血糖+酮體=糖尿病酮酸中毒的風險(住加護病房治療,有些人因此喪命)。也因此,身為眾多糖尿病專家之一的我,完全不同意以生酮飲食做為治療的手段。

 在社群媒體及書店常常看到生酮飲食被倡議,但這些論點從來就不是大規模治療糖尿病專家的發表或著作,因為我們是第一線評估個體差異化施行治療的專業人士,我們對患者的健康安危須負責,包括倫理、道德及法律層面,因執行生酮飲食所可能造成的低血糖、酮酸中毒、營養失衡……等風險,遠遠超過目前的糖尿病藥物。

 我們這麼堅持呼籲,但生酮飲食報導卻不斷,因為人們不斷尋求從食物中得到救贖,以簡化的方式形容飲食,阿金、生機、代餐、斷食……療法,而不去考慮建構長期健康所需的所有配合,包括定期健檢、自我血糖監測、規律運動、定期就醫。

 大家冷靜想想,人類壽命不斷延長,愈來愈多國家面對嚴峻的超高齡社會考驗,這個演變絕對不是只來自飲食的影響。我們有什麼必要倡議大家回到遠古時代,吃一餐餓三天,身體基本上就是處於生酮的狀態。

 生酮有高度不確定風險,那醣類到底要不要計算計較呢?答案是一定要!因為食物醣量直接影響血糖,而且是血糖高低起伏最大的因素,因此,建議糖友們和醫療團隊討論「認識醣類、計算醣類、定量低醣」,學會這些對血糖控制可是重要關鍵的技能。

來説説最近對自行進行生酮飲食初診患者的敍事:

 甲女士,第2型糖尿病診斷後,生酮3個月,不服藥物,減重3公斤,血糖仍高,糖化血色素9.3%。來診所後,接受藥物+低醣飲食(患者很高興,終於可以吃到久違的米飯了),血糖控制呢?當然是快速改善,而且體重也沒增加呢。

 乙女士,妊娠糖尿病,診斷後生酮飲食2週,自覺不確定是否妥當,來診所就醫,經說明孕期的醣類需求比非懐孕狀態要更高,才符合醫療建議,同意先進行一週正規飲食設計+測血糖,隔週同意加上一天四次胰島素嚴格控制,上週已經順利生產。

 記得2017我花了很多時間,在FB、報章雜誌、電視節目,談「低醣不生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到我在FB的發言。低醣不生酮在過去一年中,有許多糖友接受了專業諮詢指導,我們看到了效益,也體會到飲食改變需要堅定的毅力,減醣的勸導大概七成的人會有效執行,但持久度還有待追蹤。

 至於我本人呢?我依然維持低醣飲食,和我一起吃飯的話,小心我會把菜搶光光,「吃菜配飯、先菜再飯」已經是我的日常了。

 

查看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原始文章

社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

愛胰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團體,長期提供糖尿病相關資訊及關懷糖尿病友健康,使民眾與病友對糖尿病與治療有正確的認知,及落實「病友關懷病友、病友支持病友」的精神,鼓勵糖尿病友控制好血糖。

SATW.TJO.18.12.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