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腦中風內科醫師張谷州

把難懂的病歷寫成信給病患和家屬

撰文者: 王茜穎2008-05-12
病歷可說病人眼中的天書。醫師們問完話後,總低頭悶聲的在紙上狂野揮灑,英文夾雜著大量拉丁文的醫學術語,甚至是為了節省時間所創造出各種暗號般的簡寫,電腦化後,這道專業的壁壘依然無法卸下。難懂的病歷,就算能讓病人自由取得,也幾乎看不懂。

高雄長庚醫院腦中風內科張谷州醫師開的病歷很不一樣,厚厚一疊,卻滿滿是中文。他的病人主要是腦中風的患者,由於年齡高、行動不便、說話不清,為了提醒病患服藥、回診時間,以及預後如何照顧的細節,他用一般人都懂的中文寫下,並印出來讓病患帶回家,讓家屬知道如何協助改善照護。

護士劉美伶說,「張醫師打字超快!」但當他面對病人時,他卻很有耐心,老人家眼睛不好,他就把藥丸圖片放大、列印出來,向老人家說明,是這顆藥喔,要怎麼吃,或這次要改吃什麼藥。

張谷州還有個獨特的習慣:寫信給病人和家屬。

正因腦中風突如其來,前一天的巨人,會在忽然間倒下,處於慌亂無助之中,病人和家屬根本來不及吸收醫師口頭告知事情,遑論問問題,而衛教單張針對的是整體,無法為每個病人量身訂做。

「寫信,也是一種療法。」他說。

整理出超過百條的守則 包括病情及病人身心變化

還是住院醫師時,張谷州就開始嘗試手寫在一張A4紙上,用淺顯的文字告知病人病情,這張紙會在家屬間旅行,每個人若有不懂之處,就圈起來註記,接著再拿回來問他,從病人身上,他慢慢學習哪些問題是大家關心的,術語該如何解釋,才能讓大家都聽得懂。

民國八十七年起,張谷州花了兩年,整理出一套超過一百一十條守則的範本,模擬各種可能性,確保他寫信時都考慮到所有情況,包括病情,還有細膩的病人身心變化。

1
2
3
4
單頁閱讀

延伸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