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人的難題
銀色海嘯
立院旁,沒人理的抗議。
業者推輪椅上街頭,
僅一家報紙報導⋯⋯
7月25日,五百名來自全省私人安養機構的業者與從業人員,在台北市濟南路立法院群賢樓旁集結﹐兩排警力戒備。
這是一場沒有雞蛋,只有尿布與輪椅的街頭抗議事件。
台上,業者抱著象徵「老人人球」的紅色大球,用麥克風與大聲公吶喊:「政府嘸要乎(不讓)業者生存,訂這款不合理的法令,七成業者不合格就關門,咱顧的老人要去兜位(哪裡)?」台下,業者推著空輪椅,將手上拿著的尿布,丟向立法院旁的內政部後門。
隔天,美牛與證所稅議題占據媒體版面,除了一則主流報紙在地方新聞六百字報導,這起抗議事件似乎不曾發生。只剩下,一張張空著的輪椅背後,那一個個家庭說不出口的故事。
這起抗議事件,其實是台灣長期漠視失能失智老人,將演變成公共議題風暴的前兆。矛盾的是,風暴的起因,卻是出自善意的政策。
原因:一條法規,讓近七成業者不合格
過去十年之間,社政、消防、建管種種法規趨嚴,成本墊高情況下,都會區安養業者紛紛關門歇業或搬離,台北市由209家減為131家,少了近四成。以平均每家26床計算,縮減了2千多床。
而新訂「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個法規,竟有近七成不合格,顯然脫離現實,多數業者做不到。有些業者打算以拖待變,也有業者索性關門。
影響:年底前,五都三千多名老人要搬
根據《商業周刊》調查,在當前的執法標準不變的前提下,全台灣僅僅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五都﹐以預計在今年底歇業、搬遷、減床的業者數量推估,將牽動超過3千6百名的老人﹐必須從現住的安養機構中搬遷。
台灣在太平時代,前所未見的老人遷徙潮,已悄悄展開。
效應:業者漲價,首波衝擊四萬家庭
隨著都會區經營成本墊高、安養床位減少,業者悄悄醞釀漲價。台灣約4萬2千名老人住在安養機構,這四萬多個家庭成為首波衝擊對象。
以台北市平均收費每月約3萬元,台中、高雄約兩萬元計算,只要家中有一名老人住進機構,一年就需花25萬元至40萬元支出,各約占台北市家戶平均可支配所得30%,台中與高雄20%。就算安養機構僅僅漲價一成,也會讓可支配所得再減少2%到5%。
未來:長照需求變長,更加「老不起」
並且,老人住進養老院,不像小孩就讀托兒所,能預先估計是住一年、三年、還是十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一九九九年調查,人類長期照顧的潛在需求為五到七年,2004年世衛組織再發布報告,長照需求已延長至七到九年;2008年的報告,則變為八至十年。人類年邁後躺在床上的時間,有越來越長的趨勢。
以月付3萬元、付十年計算,至少需360萬元,這還不包括醫療費用,以及通膨因素。如果要住設備更佳、收費更高的安養機構,花費更遠超過此。在五都,尤其是高房價的台北市,除非家有恆產或長者已備妥養老金,否則中產階級,面對失能老人、年幼小孩、購置住宅,光是其中一項就令人喘不過氣,更不要說三者兼顧。台北市成為養不起、老不起、住不起的地方。
如果你不是上述四萬多個家庭成員,是否漲價與你無關?錯了!
看看這個數字:到今年底,全台約260萬老人,其中約有10%,也就是26萬人,在65歲後失智失能;而依據先進國家的經驗,80歲以後的老人,有6成到8成,在終老前需要機構照料。
▲雙親失智 差點拖垮銀行經理家庭
▲3步驟 幫父母選對照護方式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289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