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逾三次,嚴重氣喘風險增27%
常吃速食,當心氣喘和過敏更嚴重!
明明是可以吃的食物,為什麼會引發過敏症狀?小時候吃了會過敏的食物,長大後再吃,為何又不會過敏了?這與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以及腸道的發育,都有關係。
以常見的食物過敏原蛋白質類為例,包括奶、蛋、肉、魚等等,都有人吃了會出現過敏症狀。有些人吃了帶殼的蝦,會誘發氣喘;另一些人,則是會出現癢到不行、紅腫如浮雕的急性蕁麻疹。
有些尚在襁褓中的寶寶,若是對牛奶過敏,導致腸道發炎,常會有拉肚子、腹痛,甚至嚴重到出現血便的症狀,或是皮膚長疹子、發紅、脫屑的異位性皮膚炎;有時,還會把自己抓到遍體鱗傷、流湯、流水。有些孩子,甚至會出現喉嚨很緊、呼吸困難的情況。
事實上,食物過敏引起的發炎症狀,的確不局限在消化道,也常波及到皮膚或是呼吸系統。而許多幼年時的食物過敏,有可能在長大後逐漸痊癒,主要原因是幼兒的腸道發育尚不完整,免疫系統的調控,也尚未完全定型,仍有機會改變。
本週由專精過敏疾病的王麗潔醫師,分享如何正確看待食物過敏的關鍵之道。
喝純母奶就不易過敏?
因人而異,可喝水解奶改善
「不會吧!連純母奶寶寶,都會食物過敏?」雖說,母奶的蛋白質比牛奶的蛋白質,較不易引起過敏,但臨床上,還是有極少數的純母奶寶寶,會對母奶的蛋白質過敏,在出生一、兩個月後,出現明顯的異位性皮膚炎或大便中有血絲、拉肚子的症狀。
若媽媽已經避免攝取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小寶寶的症狀仍無改善,就必須考慮改吃將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蛋白質的部分水解配方牛奶,讓皮膚症狀有機會獲得較明顯的改善。
這是因為人類的消化系統,原本在吃進蛋白質時,會先將大分子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質,然後,進一步分解成胺基酸,再被身體吸收。
1
2
3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