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就會變健康」的超級食物並不存在!現在吃的食物,就是半年後的你

良醫讀書會良醫讀書會 撰文者: 村山彩2015-09-15

你的食慾感應器是否正常運作?

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能擁有健康且不發胖的人生。你是否覺得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不過,我要告訴各位,這種「好事」真的會發生。

話說回來,人只要吃自己想吃的食物,本來就會活得比較健康。各位不妨觀察一下自然界的生物。牠們無須減肥,也不需要知道營養學知識,每天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在這種狀態下,牠們不會發胖,而且身體都很健康。這就是生物與生俱來的特性,人類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想吃的時候,盡情吃自己想吃的食物。

不過,要是人類真的如此生活,一定會罹患代謝症候群,衍生一大堆疾病,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同樣的飲食習慣,為什麼只有人類會變得不健康?這是因為人類的「食慾」感應器在壓力的刺激下變鈍,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在自然狀態下,當身體缺乏某些必需營養素就會產生「食慾」,讓人想要攝取食物。只要「食慾」感應器正常運作,人自然會想吃身體需要的正確營養素,當人吃進正確的營養素,就能維持原有的健康身體。

舉例而言,當身體缺乏維他命和礦物質,就會想吃蔬菜與水果;感到缺乏活力時,就會想吃碳水化合物和脂質等較有飽足感的食物。

一旦「食慾」感應器變鈍,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又會產生什麼結果?

假設現在缺乏維他命,卻因為感應器變鈍,身體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身體只知道自己缺乏營養素,於是便持續傳送「我想吃東西」的訊號給大腦。

遇到這種情形時,我們會想滿足自己「吃的慾望」,只好飢不擇食、亂吃一通。最後好不容易吃到維他命,才真正滿足了「食慾」。但也可能產生另一個結果,亦即吃到「再也吃不下去」,飽到撐為止,「食慾」自然就會消解。長久以往下來,身體就會逐漸衰退,失去健康。更糟的是,我們還得為了減肥拚命忍住食慾……。

相反的,若能提升「食慾」感應器的敏銳度,擺脫令自己受苦的「食慾」,與那些在大自然生活、展現自我本色的野生動物一樣,只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就能維持健康身體。

代謝症候群的成因不是熱量,而是營養失衡

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PFC比率。

PFC的P是蛋白質(Protein)、F是脂質(Fat)、C是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換句話說,PFC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所需最低限度的三大營養素。缺少其中之一,人類便無法生存。

有鑑於此,當身體缺乏某項營養素,人類的大腦就會發出「肚子餓」=「食慾」訊號。

1
2
3
...
6
單頁閱讀
良醫讀書會

良醫讀書會

查看全部

合作出版社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