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滑手機,脖子痠痛、肩膀緊?快學「鴿子走路」救救你的脖子
頸部主要由七節頸椎作骨幹,脊椎旁小肌肉功能為支撐周邊的大肌肉進行動作,而為了讓直立起來的人們有更多察覺環境的能力,頸椎因而犧牲了穩定度,提升了活動度,但同時也變得較容易受傷。
頸部的曲線呈現「C」型,在此狀態下,頸椎的椎間盤才有良好的空間、肌肉群也才能最省力的做動作。但當我們低頭的時候,頸椎就會變成「ㄏ」的形狀,此時椎間盤壓力很大、肌肉也會被拉扯而力量不足,就很容易發生痠痛等狀況。
因此要保養頸部,第一要點就是不要一直低頭、保持好姿勢、多活動頸部,就能延緩頸部退化的速度。
解析頸部
◎ 頸椎
頸椎共有七節,正常直立放鬆時呈現C字形;壓力最小的時候是耳垂對準肩峰的姿勢,若此時我們把頭的重量算做6公斤,當頭往前延伸的時候,頸椎接受的壓力可以高達16∼21公斤。可想而知,在如此長期的高壓下,對頸椎的傷害有多大。
現在坊間很流行建議下背痠痛的朋友進行核心肌群訓練,但所謂的核心肌群即為負責單節單節與之間的小肌肉,他們就像是火車與車廂中間的連接器,維持著不讓火車出軌,但如果長期處於在延展的狀態或轉折角度太大,火車軌道就會變形導致傷害或意外。
◎ 動作肌群
頸部淺層有數條有名的大肌肉,如斜方肌、提肩胛肌、胸鎖乳突肌等。為什麼說他們是有名的肌肉呢?因為這幾條肌肉都是人們很容易感到緊繃痠痛的部位,例如:斜方肌就是台語俗稱的「大板筋」,位置就在肩頸交會的地方,負責使頭抬起或傾斜,且穩定雙肩。
這些肌肉的作用當然不是只有緊繃而已,他們還負責頸部跟肩膀的活動,促使頸部跟肩膀能隨心所欲地做出我們想要的動作。
1
2
3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