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菜 聰明作法看這邊

撰文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2017-03-04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沒注意到,身為雜食者的另一個意涵:那就是吃這件事,並不像呼吸一樣,是打從我們一出生就知道怎麼做的事情;它必須靠後天的學習。父母親餵養小嬰孩,就是訓練孩子去瞭解食物「嘗起來」該有的味道;最基本的,我們必須學會什麼是食物,什麼是毒物。

個人飲食模式被廠商同化

我們必須學習在飢腸轆轆時怎麼去填飽肚子,以及何時該停止進食。不像只吃白蟻的食蟻獸,我們還有少數幾樣可以依賴的本能:除了具有雜食性動物的能力之外,我們還會找出哪些是自己喜歡的食物、哪些是最愛的食物,以及哪些是討厭的食物。從這些偏好,我們建立了自己特有的飲食模式;就像簽名一樣,獨樹一格。

或者我們該說:「個人特有、鮮明的飲食模式」曾是如此;但奇怪的是,在今日的飲食文化中,多數人的口味似乎已被同化,而且這個現象明顯地超過以往。在2010年,兩位研究消費者行為的科學家認為:孩童時期所偏愛的口味,提供我們一個新方向,進一步去思考造成肥胖的原因。

科學家們注意到一個「惡性循環」的現象:大多數廠商在食品製造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脂肪和鹽。而這個作法意味著孩子們學會喜歡上高糖份、高油脂及高鹽份的食品,以致於食品廠商研發出更多,讓孩子養成「不健康」飲食習慣的食品。父母不再是影響孩子味覺的主因,真正的幕後黑手,反倒是一連串提供這類產品的食品廠商;儘管他們不斷地推出各式產品,讓孩子有著無限選擇的錯覺,但這些產品的口感仍然如出一轍,嘗起來完全不像滋味多樣的傳統佳餚。

飲食中摻入蔬菜 會讓孩子更抗拒

在人們成長的過程中,身邊所圍繞的盡是這些無止境供應甜點和高鹽份零食的攤商;我們不是天生就沒辦法抵抗這種垃圾食物的危險誘惑,而是愈頻繁地吃下這些食物(尤其在孩童時期),就愈是訓練我們期望所有食物的味道嘗起來都像這個樣子。

一旦你體認到「我們對食物的偏好是透過後天學習而來」這簡單的事實,你就會開始覺得,現在的很多飲食方式看來真是有點奇怪。舉例來說,有的父母親總是不遺餘力地將蔬菜「藏在」孩子的三餐中。花椰菜真的難吃到得隱瞞不讓小孩知道嗎?所有的食譜書都一直致力在追求這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圭臬,其源頭來自幼童天生就抗拒吃蔬菜的觀念:他們只會不知不覺地吞下那些攪碎拌入義大利麵醬,或者烘焙成甜點的內饀;他們或許也無法為了自己的健康而學會愛上櫛瓜。

當處在忙碌、睡眠不足的狀態下,家長們會發現這是一場很難打的持久戰;身為家長的我們,偷偷地將一些甜菜根摻入蛋糕中時,總是認為自己很聰明。在餵食孩子時,一面內心想著:哈!騙到你吃根菜類的蔬菜了!但因為孩子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吃下了甜菜根,這使得他們在這次進食的收穫中,只確立了自己所喜好的是「蛋糕」。無論如何,更聰明的作法是幫助孩子們有意識地自願學習,成為選擇時令蔬菜的成人。(本文摘自/食物如何改變人/大寫出版)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