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這麼多,該怎麼選?藥師教你一招分辨劣質品
先把圖放大來看…
歐米茄-3脂肪酸
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中文音譯就是歐米茄-3脂肪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一個大類,沒有辦法由人體自然合成,必須由飲食中補充。
其中比較重要的必須脂肪酸,也是常聽到的有:α-次亞麻油酸(α-Linolenic acid, ALA,有十八個碳原子);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因為人體很難直接合成全部的ω−3脂肪酸,都是需要攝取基礎的ω−3脂肪酸之後在慢慢合成,若以上面三個為例,就是先攝取有18個碳的ALA,然後在體內轉換成20個碳的EPA,再轉換成22個碳的DHA,缺點是轉換效率在體內其實很低,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效率也會逐漸降低。
ω−3脂肪酸在體內和前列腺激素平衡及很多生理功能有關,一旦缺乏,身體就很容易生病,目前有很多研究在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要補充足夠ω−3脂肪酸,都可能有潛在好處,臨床上還有研究在於能預防心律不整,抗發炎抗血栓,改善血脂異常,應用非常廣泛,甚至超高濃度的魚油,還能當作藥品,用來降低三酸甘油酯,(FDA approves prescription fish oil formulation Share This Page October 01, 2012)。
EPA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有五個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ω-3必需脂肪酸之一。EPA大多從魚類脂肪中攝取,某些海藻類也有,對於一般民眾,從魚油製品攝取的效率最高。
EPA對於心臟、免疫系統、身體發炎反應有關係。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有六個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ω-3必需脂肪酸之一。
DHA是大腦及視網膜中含量最高的ω-3脂肪酸,佔大腦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40%,視網膜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60%,神經元的細胞膜中也有50%為DHA。
因為如此,在很多資料會鼓勵孕婦食用魚油或直接補充DHA,提供充足的DHA給胎兒,幫助神經的成長。尤其是親餵母乳的媽媽,更鼓勵補充,因為母乳會把相關營養素EPA和DHA帶給寶寶。
目前大部分嬰幼兒奶粉也都有刻意添加DHA當賣點,因為有資料指出,體內DHA含量較高的小孩,視力及智力的發展較好,而對於成人,則與情緒控制及腦部發育有關。
胎兒期,腦細胞會大量急速成長,在此時DHA可以幫助腦神經細胞生長與發育,所以從懷孕時由媽媽本身開始,一直到嬰幼兒時期,兩者都需要攝取充足的DHA,主要就是要幫助嬰幼兒腦部發育及健康成長。
魚油的相關補充品很多,坊間多是從魚類萃取出來,目前因為培養技術進步,已經有從藻類萃取的產品,素食者也都可以放心食用了。
但在那麼多產品中,該怎麼去挑選,又是一門學問了。
魚油選購建議
首重的是製造規範及製造商。在台灣,魚油共分為3個等級:藥品等級(EPA/DHA濃度高於84%)、健康食品等級、食品等級。
藥品規範及認證方面,例如挪威藥品標準(Norwegian Medicinal Standard),歐洲藥典標準(the European Pharmacopoeia Standard),或是澳洲療效商品管理局(TGA)認證,2006年的美國志願標準(voluntary U.S. standard established by the 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s 2006 monograph-guarantee quality)…等等。因為在台灣要找到符合藥典規範的魚油不容易,價格偏高又屬於處方用藥,使用上不切實際,所以挑選國際大廠製造,有國家等級認證,或是挑選有健康食品字號的,會是最簡單的方式。
聞起來的氣味,直接吃的口感,不能有魚腥味(fishy)。高品質的魚油,因為萃取度高,雜質比例很低,直接聞,不會有,或是只有很低很低的魚腥味。若是有強烈魚腥味,通常代表品質的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