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food不一定都是對的~吃海鮮顧健康,先破解5大迷思!

撰文者: 駱慧雯2017-09-22

感恩Seafood,讚嘆Seafood,然而,與其迷信Seafood,不如先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過得開心又健康!近日妙禪師父接受信眾供養2輛千萬名車成為社會焦點,網友以「seafood」的諧音「師父」嘲諷此事,暗喻不要過於迷信。但要破除迷信的可不只有這件事,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倪曼婷提醒,民眾對於seafood的原意「海鮮」也存有不少錯誤觀念,應予以修正!

迷思1/現撈的海鮮比較新鮮,比冷凍海鮮更營養?

Ans:大家對於海鮮常有「現撈=新鮮美味、冷凍=不新鮮」的觀念,但事實沒這麼絕對,主要癥結點還是在於「保存條件」!冷凍海鮮雖然不是新鮮活體,但通常為捕撈後急速冷凍,若之後的保存條件良好,一樣可以維持海鮮類的新鮮程度。

反之,現撈海鮮若撈起後沒有立刻烹調來吃,再加上保存條件不佳,例如:溫度過高、反覆冷凍或解凍等,就容易導致細菌滋生,吃了反而可能鬧肚子。至於營養部分,海鮮類含豐富的蛋白質,並不會因新鮮現撈或冷凍而影響其營養價值。

現撈海鮮若撈起後沒有立刻烹調來吃,再加上保存條件不佳,容易導致細菌孳生,吃了反而可能鬧肚子。
現撈海鮮若撈起後沒有立刻烹調來吃,再加上保存條件不佳,容易導致細菌孳生,吃了反而可能鬧肚子。

迷思2/海鮮的熱量和脂肪較低,適合天天取代禽畜肉類作為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

Ans:食物中的蛋白質主要來源可分為:豆製品、魚、肉及蛋類,海鮮確實也是一個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但不建議皆以海鮮來取代禽畜肉類,這是因為每種蛋白質中含的營養成分和比例皆不大相同,舉例來說,牛肉和豬肉屬於紅肉,是豐富的鐵質來源,魚肉則相對含鐵量較低。因此,相較於禽畜肉類,海鮮擁有熱量和脂肪量較低的優點,有助於體重控制和預防三高疾病,但仍建議多方攝取各種食物,避免飲食偏好導致營養素攝取不均衡。

1
2
3
單頁閱讀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