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我們家,有財產就應該交出來,這不是很基本的道理嗎?」霸氣的婆婆與絕望的媳婦
夾在媽媽和太太之間的先生
「你嫁到我們家就要認分,有財產就應該交出來,這不是很基本的道理嗎?」那天婆婆在跟鄰居抱怨,被身為媳婦的她聽到,她覺得很不滿,但沒作聲,沒想到小姑也開口。
「人家婆婆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想到大嫂你這麼不懂事。你看看隔壁家媳婦,多麼識相。識相才會得人疼。」小姑酸溜溜地補上這些話。
她被婆婆和小姑兩人夾擊,心裡不是滋味,晚上與先生吵,但先生也感到無能為力。
「我媽的個性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她哪裡來的這種觀念,認為『只有姓我們家的姓、留我們家的血,才是家人』,你就別跟他計較。」
原本先生是想好聲好氣的勸太太看開點,沒想到太太很崩潰,情緒失控地說:「什麼叫做『不是流你們家的血,就不是自己人,那你跟你妹亂倫好了,依照你媽的道理,『近親相姦』才叫做自己人嘛!」
「你講這什麼話啊!固然我媽有錯,但你講這話真的太離譜。」
後來,只要她「提到婆婆又說什麼」,先生就用「你怎麼這麼情緒化」回擊。這樣長年爭吵下來,她覺得很膩,也很煩。
她感到很懊惱,先生不打算搬出去,但也漸漸不回家。她在家中被冷言冷語當作外來人,很不安,卻又沒有出路。
各自無法逃離原生家庭的夫妻
她來自傳統家庭,媽媽常被爸爸挑剔、責罵,卻絲毫不敢吭聲,依然認命地完成媳婦該做的事。
從小為媽媽抱不平的她,早就看膩這種八點檔的劇情。原本婚前,告訴自己「眼光要放亮,千萬不要有機會步上媽媽的後塵」,沒想到自己卻陷入另一個不講理的傳統家庭迴圈裡。
當年她為了要擺脫男尊女卑、言語暴力的家庭。她選擇風度翩翩,喜歡看展覽、逛藝廊的先生。與先生交往期間,她與他談論創作,她從他身上感受到自由自在,一種能從現實中逃逸,不必為現實愁苦擔憂的心情。她心想:「這性格溫順、視野開拓的文藝青年,應該就是能帶我從家庭出走的最佳人選吧!」
但沒想到婚前看似開明的先生,在家卻是被擁有傳統觀念的婆婆擺布,無法逃脫。
「只要有血緣關係就是一家人,沒有血緣關係就是外人」這樣的說法,讓她變得歇斯底里、情緒失控,最後婆家總以「你太情緒化」而不斷責難她。
把她視為外人,卻又以「媳婦的本分」之名逼她就範,這不是很矛盾嗎?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年她和先生一樣,都急欲想逃離這樣男尊女卑、長輩大權在握的家庭,而看似逃出原生家庭束縛的兩人,卻不知彼此都又被家庭捲了回去。
我們在原生家庭受的傷
她看似和原生家庭做了很不同的抉擇,但沒想到,原生家庭仍以另一種形式回到她身上。
她希望透過婚姻來解決這些過去的傷痛,卻始終無法如願,讓她感到很挫折。但在這過程中,想必先生也是挫折的。
先生用他的怒氣來抵制太太的抱怨,因為他深深知道媽媽和太太都沒有安全感,而他也無法處理女人的沒安全感。
對先生來說,他也在重複原生家庭的夢魘。原本以為自己選擇了「前衛、開明的太太」,那麼,太太應該就不會像老媽一樣叨唸和傳統,但他對太太有過多的理想化。
他認為太太能夠帶來安全感,並給予他童年所無法獲得的尊重。他在與太太的對談中所獲得的自由感,不僅僅滿足她,也滿足了自己的優越感和被尊重。原本他以為太太能夠帶他從原生家庭中逃逸,但卻因為雙方都陷入原生家庭的重複模式中,而備感無助和挫折。
令人悲傷的「強迫性重複」
這種狀態稱作「強迫性重複」(repetition compulsion),強迫性重複指的是我們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特定類型的對象所吸引。例如,臨床個案中常見的典型「討好男─冷豔女」的組合,有些男生特別喜歡冷豔、難親近的女生,可是他們卻不斷外遇,而外遇的對象都是對他們很順從的女生,他們以此來彌補在伴侶關係中得不到的尊重。
他們藉由和對方一來一往難搞的互動過程,來處理過去與強勢母親互動時,那種「凡事被決定,沒辦法說心裡話,一直被當成小男孩」的挫折感。基於希望被母親認可和喜歡,選擇一個難以親近的女性,以便處理他們過去和母親之間無法親密的問題。
一方面他們對這樣的挑戰著迷,另一方面卻又在「依然難以討好」的固定互動模式中,企盼有溫馨的母愛。
這樣的模式其實很有問題,因為一旦難親近的對象將她最依賴的部分呈現出來,男人又覺得這樣就「變成家人」、「沒有感覺」,因而失去挑戰了。
疼惜自己的練習
這種強迫性重複的方式,往往在下意識中進行。也許我們無法在關係中立刻體會到,但從過去經驗和現在的戀情中,時時保持覺知,卻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不需要繼承上一代父母的戰爭,但我們也無法冀望另一個人有義務和能力,帶我們從原生家庭中出走。
「愛情」和「婚姻」不完全是過去關係的解藥,我們其實都很平凡,也很對等,當我們負著傷,卻不斷理想化另一個人有能力帶我們出走的同時,他往往也在和我們這段的關係中,舔舐著他過去的傷痛。
唯有對自己保持覺知,負責任地和對方溝通,並邀請對方一起成長,我們雙方才可能成為修復彼此原生家庭傷痛的解藥。
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作者: 黃之盈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
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目前為台北市立明德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同時是《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創意玩生涯」專欄作家;自由時報「戀愛蹺蹺板」關係療癒專欄作家;Mamibuy駐站專家。曾是姊妹淘心話──女人心事專欄作家。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