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不一定是「眼歪嘴斜」!莫名開始胡言亂語...北醫教授:你可能不知道的中風3警訊
一位病人在做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他的右側供應腦部血流的頸部動脈嚴重狹窄,所以安排來做支架置放。
在術前,我先為他做了個磁振造影檢查(MRI),在看著影像的時候,我對他説:「根據影像顯示你的腦部的白質部分有許多疤痕,表示你的右大腦曾經有過多次的小中風!」
病人納悶的看著我,問:「那為什麼我一點都沒有感覺?」
看不到的,不代表沒有發生過
不要說大腦,肝剛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也不是很多人能夠察覺,等感受到不對勁,狀況都有點嚴重了。
中風不會痛嗎?如果有警訊的話,病人也不會忽略,有些中風,還真不容易察覺。
因為我們的大腦有很多的功能,每個功能,在腦子裡都有它的掌控位置。像是我們會跑、會跳、會感覺、會說話、會看、會聞,都是因為這些功能。我們一直在使用這些功能,所以如果它們出了些許狀況,我們馬上就會感覺到。
像出車禍的人,有時候會突然看不到,有可能是因為血塊影響到他的視神經,當下,他能夠察覺到功能「消失」,就能夠知道腦子裡可能有狀況。
但是有些像是算數、決斷能力、藝術欣賞等等,這些看不到也摸不著,無法計量的能力,一旦它減少或不見的話,一般的人不一定能夠馬上察覺。「江郎才盡」或許可以來說明這個道理。
當然我們不能把一個人的才華消褪,都怪罪於不易察覺的中風,那樣就成為不肯努力的人的藉口了。
我要強調的是,有時候人們在中風的時候,因為影響太小,或察覺不到任何疼痛,所以我們常常不知道,其實早就中風過。
不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大腦白質疤痕就是最好的證據。
沒有看到,不表示沒有發生過,就像埋藏在心頭的單戀,雖然從未說出口,但曾經愛過。
說不出口的愛戀,最後只成為遺撼;不易察覺的中風,在知曉之後,只感到慶幸。但慶幸之餘,還是得找出造成這些小中風的原因,然後加以治療,才能預防未來再一次的中風。
來自外星的語言──「說方言」
如果碰到平常正常的人,突然間胡言亂語,不要以為他是乩童,以為是神明附身起駕了,應該叫他趕快去看醫生。
我們如果碰到一個人在說奇怪的話,都會說他的腦子有問題,這一點,還真說對了。因為有部分的人中風,不一定是癱在地上動也不動,或是眼歪嘴斜,說不出話來,他不但會說話,而且還逕說些奇怪的話,一般我們稱這種狀況的中風叫「說方言」。
曾經有個60歲的病人,中午時,他在外面用餐,後來走路回家,走到一半時突然跌倒,爬起來後,好像沒事,他就拍拍褲子,回到了家。
到家之後,他就開始胡言亂語,逕說些人家聽不懂的話,據他的家人描述,有的聽起來像台語,有的就完全聽不懂了,內容可能只有神明才知道了。
家人覺得奇怪,送他到醫院,一開始以為是精神失常,但做了磁振造影檢查(MRI)後,才發現他的左側的中大腦動脈的分枝血管堵塞,造成左側界於次頂葉及顳葉之間的「語言感覺區」壞死。
簡單來說,就是這次的中風,傷到了他的語言能力。他不是不能說話,而是他的話沒人聽得懂。這一區塊的腦子如果受到損傷,病人雖然說話流利,但幾乎都沒有內容,而且辭不達意,這種現象稱為「Wernicke’s Aphasia」或「感覺失語」症。
在腦科裡,我們說這種「說方言」的狀況為「失語症」,讓護理人員能夠更快的明白病人現在的狀況。
「說方言」在基督教裡是專有名詞,但這裡我們是借這個詞彙來用,指的是一個人可以流暢的說著旁人難以理解的話。你如果要將它視為外星人的話,也是可以,只是要警覺這個人可能中風了。
幸好這個病人在送來的時候,還在黃金時間內,就直接進行取栓,將堵在血管上的血栓取出,病人也逐漸復原。
中風會以什麼形式來臨,誰也說不得準,它考驗著每個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個人中風的機會,會比神明附身的機率還高出許多,這時候也別討論這個人到底說話的內容是什麼?或是跟他辯解,還是盡快送醫,把握取栓的黃金時間要緊啦!
冰山一角
「那時,我正在辦公,突然感到左半邊的身子沒什麼力氣,就跌坐到椅子,休息一下,30秒後,很快就恢復了。那是第一次發作的時候。」病患對我訴說先前中風發作的狀況:
「但是這種狀況,已經發生兩次了,所以覺得有點緊張。其實第一次不對勁的時候,是有想去醫院檢查一下,但工作實在太忙,人手又不夠,也就算了。但這一次總覺得不太放心,所以來醫院,在做磁振造影檢查時,他們說我的右大腦已經有好幾個中風的小點。血管攝影時,還發現右側腦動脈有一處已經狹窄到快看不到了,所以被轉介來看您。」
看著病人有點嚴肅的描述,聽完,我回頭向學生說,這就是典型的 Tl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時不一定以肢體或軀幹無力來表現,也會以單眼暫時看不見(暫時性黑矇症amaurosis fugax)來表現。
而會造成「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是「暫時性黑矇症」,主要的原因,是在不穩定的粥狀動脈硬化上,突然有小斑塊的掉落,而這個小斑塊會隨著血流送到遠方的小血管,造成阻塞,而產生症狀。
但這個斑塊因為太小,一下子就被溶掉,所以病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是「暫時性黑矇症」的症狀,常常在幾分鐘,甚至幾秒之間就恢復正常。
在中風的領域,這是個「冰山一角」的警訊,這表示大腦血管有些地方的粥狀動脈硬化極其不穏定,隨時會掉落,掉小塊的造成TlA,但掉大塊的則會造成中風,甚至大血管阻塞。
學生指著電腦上的高解析度血管壁磁振造影影像,問:「敎授,那在血管裡面,那一條白白的、像蚯蚓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我回答:「那就是極不穩定的粥狀動脈硬化塊,因為它發炎所以容易掉落,也因為它發炎,所以打顯影劑後,顯影會變成白白的,很好辨認。現在的你們很幸運,有這種高解析度、高科技的儀器來眼見為憑,了解疾病,以前我們都是用想像的!
你們可以想像一下,這麼大一條蚯蚓狀的粥狀硬化塊如果崩解,就像天女散花一般,花落誰家誰倒楣。所以我們必須用支架來治療,一來,把快堵塞的血管打通,另外利用支架網子般的結構,把不穩定的斑塊圍起來,預防它崩解。」
這時,我回頭向病人説:「其實你是相當幸運的,還好這兩次都是掉小小塊的斑塊,所以才能只有30秒就恢復。也還好你在第二次就把它當成一回事,否則一再忽視,最後一定會釀成大禍。」
病人的太太在旁聽了,倒吸了一口氣,也覺得幸運。後來,為病人安排了支架治療,之後他順利出院,現在已經在上班了。
30秒,與一天中的的8萬6仟4佰秒相比,是何等短暫?常常短暫到令我們忽略了它!
但如果它是病灶的「冰山一角」,那實在不能等閑視之!
見微知著,如果能夠提早警覺身體的異狀,在它還未造成更大的傷害前,先做檢查,也不會有憾事發生。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歐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