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受傷怎麼辦?生理監測客觀量化,從科學找方法。
肌肉、韌帶拉傷,除了身體理學檢查,還可透過超音波儀器檢查嚴重程度,治療一段時間後再次評估。除了受傷組織癒合需要時間,接下來的運動強度要從少、低度開始,但不能從休息狀態的「零」出發,倏忽跳到受傷前的運動強度,要慢慢提升。職業選手和一般民眾皆應如此,否則很快就會再次受傷。
就運動醫學的定義而言,隨著學科發展的時序推進,不僅是專業臨床醫學的發展過程,更含括公共衛生與衛生行政體系重新聚焦。藉由儀器設備等科技方式監測、同理心培養的心態調整,需要愈來愈多的專業人才從不同角度切入,才得以拓展領域全貌。
高雄醫學大學骨科部部主任周伯禧教授表示,運動處方、如何評估個人狀況,讓訓練個人化,就是運動科學的領域,然而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是職業運動員,都必須謹記:「疲勞和姿勢不當是最大的危險因子」。其研究團隊透過流行病學調查針對選手投球種類、姿勢與動作,肩部外旋角度、膝蓋彎曲角度、關節負擔及肌肉穩定等,藉由高速攝影機與動態分析計算並找出可能的疲勞徵兆及投球運動傷害的危險因子,而這些資料可以供教練、選手做出適當的調整,找出最適合的投球機制,以科學化的驗證機制及透過生物力學分析等,來減少運動傷害的機會、讓身體保持顛峰狀態。高雄醫學大學及中和紀念醫院的醫療團隊擅長於結合運動醫學與運動科學的精準運動醫療,長期幫助許多國內菁英選手重回高強度的運動賽事,也成功協助肩、肘關節受傷的中華職棒明星投手重回150公里的速球。
成為自己生命中的運動員
多次擔任臺灣國家代表團的隨隊醫師,長庚醫院復健科林瀛洲主治醫師認為,若等到身體受傷再處理其實都為時已晚,對職業運動員來說,要有好的競技表現,勢必要讓身體維持一定程度的水準才能發揮。問題是,運動員每周都有不同比賽,一場接著一場,有時可能連續好幾周,種種訓練及比賽所累積的疲勞,就要看身體有沒有能力在合理的情況下恢復,否則極可能會造成傷害,或身體機能、免疫力的下滑,就會生病。「從受傷中恢復」──雖然這樣的故事很勵志,但站在醫學的角度,反而不希望如此情況發生。
在重要的比賽期間,選手們都希望把狀態調整到最好,醫師和教練在現場的角色只是幫忙維持生理與心理功能在顛峰的狀態,讓運動員把比賽完成,發揮應有的水準,把獎牌帶回臺灣。這些觀念,應是建構在長期的照顧和團隊共同努力之下,包括提供身體完整且均衡的營養,攝食標準也需量身打造,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必須的、足夠的營養素。
提及運動員,也許會說是極端的族群,但宏觀而言,一般民眾的運動習慣卻也是同樣的概念,林瀛洲醫師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裡的運動員,差別在於面對不同的情境而已。」
受傷後,需要循序漸進回復強度
提到復健,以膝蓋前十字韌帶受傷為例,除了運動功能受影響之外,也會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的不便,這時手術後的復健就很重要。職業運動選手與普羅大眾相比,能夠得到的復健模式不同,在健保制度下,前端的醫療費用如手術、住院費用等項目其實十分便利、不會造成經濟負擔,但是後續的恢復期、復健時間太短,加上協助復健的人力有限,長遠來說就會影響關節活動度與身體正常功能。周伯禧醫師的研究團隊曾經設計一套適合膝關節受傷後的復健訓練、運動訓練課表,分別給予十字韌帶受傷的受專業照顧的患者以及另一組依照現有健保體制下的一般復健組。一年之後,健保組的患者可以回到受傷前運動強度的比例大約只有3成,但受到專業復健照顧的組別、有客製化訓練課表的患者,則高達8成。這也是職業運動選手受傷害仍有很高的機率能夠重回賽場的原因,除了有專業團隊照顧之外,運動員本身也心懷強勁動機,「對職業運動選手來說,『運動』是一份工作,因此會想辦法變得更好,而過去的體能與訓練就提供了很好的恢復機會。」
肌肉、韌帶拉傷,除了身體理學檢查,還可透過超音波儀器檢查嚴重程度,治療一段時間後再次評估。除了受傷組織癒合需要時間,接下來的運動強度要從少、低度開始,但不能從休息狀態的「零」出發,倏忽跳到受傷前的運動強度,要慢慢提升。職業選手和一般民眾皆應如此,否則很快就會再次受傷。
而受傷後所謂的休息並不是完全靜止狀態,應該是「動態休息」(active rest),指的是讓受傷的組織休息,其他部位還是可以做基本訓練。例如腳踝扭傷,休息治療時針對腳踝做醫療處置,但沒有扭傷的另一側肢體同步還是可以做運動,甚至上半身的核心肌群也能做訓練。
復原過程中的復健運動有順序性,大致來說受傷一至兩周是急性期,是腫、痛的處理,搭配休息、保護,希望能夠減輕症狀;急性期過了之後的恢復期復健則是以熱、電為主,讓腫、痛的消減更快。接下來關節活動角度可以緩和地持續進步,給予復健課表如肌肉力量強化訓練,等長運動之後再進行等張運動,並合併關節穩定性的訓練。
進一步可以透過等速肌力檢測,當患者恢復到受傷前的70~80%強度,就可以進行更多的進階訓練計畫;幫助選手和民眾在符合年紀與需求狀態下重回最佳的運動表現。